-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唐代幽燕诗文的内涵及其成因
摘 要: 幽燕诗文的内涵包括地理、军事和文化三方面:地理上的幽燕既可以单指幽州地区,又可以作为幽州和燕州的合称。幽燕位于中原和突厥、契丹等交界处,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其特殊的环境促成了劲武和边塞文化。
关键词: 唐代 幽燕诗文 内涵 成因
唐代安史之乱之前的幽燕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民族交流频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唐代文人,幽燕地区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资源,也承载了他们的文化憧憬,所以唐代的幽燕诗文十分繁盛。唐代的幽燕诗文,涉及各种诗体和文体,在整体上表现了一种慷慨浩瀚之气和大国风范,反映了朝廷的统治经略,包罗了安史之乱时期的壮志悲歌,也表现了幽燕尚武的边塞文化。
一、幽燕诗文的地理方面
在唐代的行政区划中,并没有“幽燕”这个行政区域,可见“幽燕”并不是官方名称,那么,它从何而来呢?
“幽燕”中的“幽”指的是幽州,而“燕”有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指代燕地。从西周的诸侯国燕,到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再到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和后燕,人们早已习惯把河北北部包括北京、天津地区称燕地,其中便包括幽州地区。
第二,单指燕州。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分恒州北部、幽州北部置燕州①,公元525年废;唐初置燕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归德郡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燕州③;建中二年(781年)废入幽都县④。
在各种诗话、诗集校注中,对幽燕的解释各不相同: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幽燕:齐贤曰:“唐幽州范阳郡。幽都县,武德元年为燕州。”)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卷三十一》⑤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幽燕,幽州也。幽皆燕地,故曰幽燕)
――(元)杨士弘编《唐音?卷三》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幽燕,州名)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卷四十》
故“幽燕”有两种解释,一为“幽、燕”,即代表幽州和燕州二州,这种解释必须以燕州的存在为前提。更多的则是第二种,它只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一个名词,并不是幽州、范阳这一类固定的行政区划名称。所以,幽燕既可以指代幽州,又可以代表更大的范围,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和辽宁部分地区。
二、军事上的幽燕诗文
在军事方面,幽燕地区位于中原和突厥、契丹等胡族的交界处,这个地理条件注定了幽燕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唐代很注重对这个地区的经略统治。在唐玄宗末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中,安史军队的老巢就位于幽燕地区,在平定叛乱之后,朝廷更注重幽燕地区的安定。
(一)安史之乱中的幽燕诗
天宝末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很多诗人从不同层面写下了对幽燕的感慨,形成了具有特殊情怀的幽燕诗文。在长安陷落之后,原本客居于长安的文人纷纷到各地避难,其中就有很多文人来到了幽燕,为幽燕诗文的繁盛做出了贡献。
受到国家战乱的影响,很多诗人的诗歌风格都受到影响,不再是盛唐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苦闷沉郁和消极颓废,这种变化在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中反映尤为明显。
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留下了多首诗歌作品,战乱给这些诗歌蒙上了一层深沉凝重的面纱,与过去飘逸洒脱完全不同,呈现了沉郁幽怨的格调。如他创作于安史之乱初期的《北上行》:“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f岩凌穹苍……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全诗基调低沉苍凉。太行山上的道路险峻曲折,由于战乱不断,“烽火连朔方”,百姓只能绕行太行山避难,“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诗人沉痛地描绘着他们的惨状,表达了诗人的哀切与同情。
再如他于公元752年北游幽州时所作的《出自蓟北门行》,首句“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是对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随后写道,战火四起,英勇的战士们奋起杀敌,敌我双方剑拔弩张。交锋过后,安营扎寨,寒风飒飒,风餐露宿,赞颂了将士们的勇猛无畏。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的生活十分困苦,经历一系列磨难之后流落到蜀地,靠朋友的接济度日,他“沉郁顿挫”的诗风正是在这期间成熟的。
如《恨别》一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为避乱入蜀,流落他乡,安史之乱已持续六年之久,叛军肆意践踏中原地区,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凉的,诗人离别家乡,叛军长驱中原,思念亲人。最后又听说叛军于河阳大败,收复幽燕的日子近在咫尺,遂转悲凉为希望。
“司徒急为破幽燕”中的“司徒”指的是唐代大将李光弼,据《旧唐书》记载,乾元二年(759年)十月,李光弼与史思明战于洛阳,“破贼于城下”⑥。次年(760年)四月,“李光弼奏破?\于怀州、河阳”⑦,十一月,收复怀州。在这之后,杜甫写下了《散愁二首》,这两首诗同样寄托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早日平定战乱,百姓安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活元素在自主性游戏中的运用和影响.doc
- 生活哲理一句话等.doc
- 生活这门课谁来当老师.doc
- 生命从不卑微.doc
- 生命的底色此生未完成解读.doc
- 生命践行于使命,德心不朽在民心.doc
- 生命陨落,莲花重生.doc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香菜.doc
- 生气比熬夜更可怕?那些破坏身体机能的坏情绪.doc
- 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力.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精品教学课件 Unit 4 课时3 Section A(Grammar Focus-4c) (8).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精品教学课件 Unit 7 课时4 Section B(1a-1d) (15).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精品授课课件 Unit 1 课时 6 Section B (3a–Self Check).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精品教学课件 Unit 4 写作能力提升练 (2).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精品教学课件 Unit 9 课时3 Section A(Grammar Focus-4c) (6).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精品授课课件 Unit 8课时5 Section B (2a–2e).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精品教学课件 Unit 6 课时2 Section A(3a-3c) (10).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精品教学课件 Unit 7 课时4 Section B(1a-1d) (6).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精品授课课件 Unit 8课时1 Section A (1a–2d).ppt
- 2025海康威视智能交互会议平板使用手册.docx
最近下载
-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5.docx VIP
- 梅赛德斯-奔驰-A级-产品使用说明书-A180-176042-Aclass.pdf VIP
- 某文体培训学校年度财务审计报告.pdf VIP
-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docx VIP
- 初中中考英语试卷试题阅读理解还原短文类.docx VIP
- CYX-QEHP-28管理评审程序B0.doc VIP
-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pdf VIP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考研英语一真题长难句分类手册.pdf VIP
- 第三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3.4沉淀反应55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