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产业指数的外溢效果-台大经济系.PDFVIP

台湾产业指数的外溢效果-台大经济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产业指数的外溢效果-台大经济系.PDF

DOI: 10.6277/TER.2015.434 .1 台灣產業指數的外溢效果 郭維裕 .李淯靖 .陳致綱 .林建秀∗ 本研究應用 Diebold and Yilmaz (2012) 所提出的外溢指標 (spillover index) 檢視台灣股票集中市場八大產業指數之報酬率與波動度的 外溢效果, 藉此探討台灣產業間的連動性因果關係。 在去除共同因 子的影響後, 本研究實證結果顯示: 台灣產業指數間的外溢效果相 當顯著; 換言之, 台灣各產業間存在著密切的連動性。 此外, 各產業 影響其他產業以及受其他產業影響的程度並不一致。 就全樣本下的 淨外溢效果而言, 營建業為其他產業的主要影響者, 而電子業與金 融業對其他產業的外溢效果並不如預期地高。 實證結果亦發現: 在 不同子樣本期間內, 各產業間的連動性結構亦不盡相同。 以美國次 級房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風暴的期間為例, 金融產業對其他產業的 外溢效果最為顯著。 最後, 本研究利用滾動視窗估計法 (rolling win- dow estimation) 描繪外溢指標的動態行為, 結果發現外溢指標的確 具備隨時間改變的動態特性, 且指數波動度對於衝擊發生時的反應 程度較指數報酬率更為劇烈。 關鍵詞: 外溢效果, 連動性, 外溢指標, 變幅波動度估計, 多重結構性 變化檢定 JEL 分類代號: C3, G1, P43 緒論 自從2010 年 6 月兩岸簽署 ECFA 之後, 投資人由於普遍看好金融業、 航運 ∗作者分別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系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博士與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 郭維裕 為通訊作者。 作者由衷感謝 2010 年台灣經濟學會年會評論人張瑞珍教授、 其他與會學者 以及兩位評審委員所提供的寶貴修正意見, 使本研究更臻完善。 經濟論文叢刊 (Taiwan Economic Review), 43:4 (2015), 407–442。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出版 408 郭維裕 .李淯靖 .陳致綱 .林建秀 業與觀光業的未來發展前景而紛紛投入資金, 致使這些產業引領台灣股票 市場邁開新一波的亮麗多頭行情。 回顧 90年代, 電子產業是當時大眾資金 的熱門投資標的, 因此主導著台灣股市的漲跌。 在 70、 80年台灣經濟發展 時代, 由於當時唯有擁有龐大資產的公司方能成為市場的注目焦點, 在大 量資金進駐營建業、 金融業與壽險業的情形下, 這些產業因而成為當時台 灣股市的領頭羊。 由此可知, 產業輪動乃是股票市場的常見現象, 不僅是 在台灣股市, 它亦存在於全球的金融市場當中。 由此可見, 若投資人能善 於掌握產業間領先落後的連動性 (comovement) 因果關係, 必能透過產業 輪動投資策略大幅提升其投資績效 Tvede (2006)。 因此, 產業連動性的相 關研究兼具學術重要性與實務應用性。 產業連動性的相關議題直至最近才逐漸重獲國際財務學界的重視並成 為熱門的研究主題。 早期文獻多著重在爭論國際股票市場間乃處於日漸趨 於整合 (integrated markets) 的過程, 抑或停留在區隔市場 (segmented mar- kets) 的階段, 意欲為全球多角化投資策略提供適當的理論基礎 (如 Lessard (1974); Heston and Rouwenhourst (1995))。 研究結果普遍發現, 屬於個 別國家區域的獨特因子對於股票報酬率波動度的解釋能力往往優於具備 全球特質的產業因子。 換言之, 國際股票市場偏向處於區隔市場的階段。 此研究結果提供實務界運用由上而下資產配置投資法 (top-down investing approach) 的誘因。 然而近年來, 隨著貿易障礙的降低, 全球金融市場的整合程度日益升 高, 已有不少實證研究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