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减排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2减排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

CO2减排的科学问题 1,什么是温室(Green House)效应; 地球温室效应的两面性 地球温室效应的两面性 1976年美国标准大气的气温廓图 ( 大气科学,2008 ) 气候变化的“自然强迫” 与“ 人为强迫”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称为“人为强迫”(human forcing) ; 太阳活动变化、火山爆发等对气候的影响,称为“自然强迫” (natural forcing)或“外部强迫”(external forcing) 。 IPCC对“辐射强迫”(Radiative forcing):研究各因素造成的辐 射流率(W/M2)的变化,有其特定的含义: 位置:是在大气层的对流层的顶部(即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 时间:指与工业化以前(取1750年)相比。 IPCC-2007给出的辐射强迫中 “人为强迫” 和“自然强迫”的数量范围 公元以来2000年地球气温的变化 火山爆发、地震对气候的影响 火山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氟和氯等。 它们在空中形成气溶胶,滞留在大气层中,会产生“太阳伞作用”: ——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使太阳辐射的能量不能完全到达地表,到达地面的太阳光少了,气温就会降低。 有专家认为,海底的火山、地震会将海底冰冷的海水“翻”到海洋表面,使全球气温下降。 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会在不同程度上 造成区域或全球的气候变冷 1815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的坦博拉火山突然喷发,爆发指数为7级,持续了大约3个月,让全球温度降低了近3℃; 20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是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这场高达6级的火山喷发,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0.5℃。 最近的冰岛火山爆发只有3级,对全球气温影响应当不大。 Trenberth --Kiehl 1997年给出的 全球全年平均能流情况 (《Bull. Am. Meteorological. Soc.》,1997 ) Trenberth -Fasullo -Kiehl 2009年给出的 全球全年平均能流情况 (《Am. Meteorological. Soc.》, 2009 ) 关于2篇论文中全球能流数据的比较,w/m2 尽管全球变暖的问题存在着不确定性, 但是“节能减排” 是永恒的课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主题就是-- “节能减排”。 5, 降低大气层中 CO2 浓度的 思路和可行的方法 (1)减少能量(主要是电能)的消耗。如提高各种机械、设备的能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等。 (2)改善能源结构,降低产生每度电的CO2的排放量。 (3)扩大森林面积,增加地球表面对CO2的吸收。 (4)研究和开展回收CO2的技术。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CO2的去向 (IPCC 2001,利用大气中 O2 的测量结果估算) ( 《大气辐射学》,2007 ) CO2减排的社会问题 6,CO2 的排放和 社会发展 人均GDP 和人均累计CO2排放量的关系 (76国的数据) ( 《中国科学》D, 2009/8 ) 六大国累计排放与GDP的关系 (1960-2005) ( 《中国科学》D, 2009/8 ) 几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人均排放的关系 ( 《中国科学》D, 2009/8 ) “碳排放权”亦是“人权”的部分体现 发达国家有今天的发展是在长期大量碳排放的基础上造就的,所以不能因为现在需要减排了就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排放空间 。 一个国家发展阶段越晚,其排放空间就越少,发展中国家必须在有限的碳排放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空间依然越来越多地被发达国家占领,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减少其人均排放,他们应该设立更高的目标,如果不能实现它们的减排目标,应该向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配额。 7,低 碳 经 济、 碳 交 易 及 其 他 (Low-Carbon Economy, Carbon Market ) 低碳经济是低能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碳 交 易 ”(Carbon Market) 200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七届缔约国会议,通过落实《京都议定书》机制的一系列决定文件,称为“马拉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