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白杨》.ppt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白杨》.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白杨》

横寨中心小学:李 慧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语 文 五年级 下册 * 3.白 杨 1.默读课文,把爸爸谈论白杨的话划下来,大声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2.思考爸爸神情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3.思考课文的写作手法有何特点?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 (gē )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哥哥:“爸爸,你看那树多高!” 妹妹:“不,那不是树,那是伞。” 哥哥:“哪有这么大伞!” 妹妹:“你看它多直!” 哥哥:“它是树,不伞!” 爸爸:“这不是伞,是白树。” 哥哥:“为什么它这么直,长这么大?”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 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从对话中总结白杨树的特点: 出神、沉思→微笑→严肃 ↓ 沉思 ↓ 微笑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白杨{不择环境,不惧困难,坚强执着,无私奉献}边疆建设者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你是如何理解“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的?你认为现在孩子们不能理解的是什么?并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只知道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只知道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只知道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具体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爸爸自己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小 结 白杨 建设者(爸爸) 高大挺秀 哪儿需要就在 哪儿生根发芽 不怕风沙雨雪,干旱洪涝 扎根边疆 教育下一代 共同建设边疆 赞颂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 推荐阅读篇目: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积累词句。 谢谢!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