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版)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案.doc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版)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等的相关知识。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宋代文学美在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 重难点 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 二、知识概览图 三、新课导引 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几乎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还记得吗?相传,司马光很小的时候,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在大家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掉进了一口比他们高很多的缸里,缸里装满了水,怎么办呢?小朋友们都吓坏了,有的哭了起来,有的跑回去叫大人,只有司马光不慌不忙地环顾一下四周,拣起地上一块石头,用力地向缸砸去,缸破了,水流了出来,小朋友得救了,等大人们来了,都夸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司马光不仅小的时候遇事冷静,头脑聪明,长大后还成为著名的史学家,他写的史书《资治通鉴》和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在历史上被称为“史学双璧”,因此与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 【思考讨论】《资治通鉴》是怎样的一部史书?宋元时期除史学外,在文学、艺术等领域还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四、 ()互动探究 1.你能从历史上找到一两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吗?他们说的例子对吗?你也找找看。 男孩说:“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的经验和项羽失败的教训,就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女孩说:“西汉文帝、景帝倡导节俭,重视‘以德化民’,使社会安定,国家富裕,也值得我们今天借鉴。”(课本第78页) 2.想想看,在现代人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的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课本第79页) ()思维拓展 1.《资治通鉴》问世的原因有哪些? 2.苏轼与辛弃疾的词的异同及其原因。 五、课堂检测 1.(2010·无锡)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是“活”的《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让画上的人物全部活动起来,熙来攘往,昼现夜隐,12世纪中国绚丽的城市画卷被生动演绎出来。请问《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传世名作(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吴道子 D.张择端 2.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 )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C.旖旎宜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愁别恨 3.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 B.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 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 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 4.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5.识读右图,请回答: (1)图中人物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 (2)请简介他的成就。 六、学后反思 我小结: 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1.答案 他们举的例子都很好。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的经验与项羽失败的教训中非常明显的同类项就是:对人才的态度。当今的社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发现人才并大胆使用人才是成功的关键;嫉贤妒能最终会导致失败。文帝、景帝“以德化民”促成“文景之治”,这是统治者认识到百姓的生活安定与否,决定着民心所向,决定着统治能否长治久安,因此他们注重节俭,这对于我们今天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历史上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例数不胜数,可自由发挥。 2.答案 有。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例如他的《沁园春·雪》《清平乐·蒋桂战争》《水调歌头·游泳》等作品,都是这种风格。 ()思维拓展 1.答案 (1)根本原因。 北宋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的冲突中,多数处于劣势。北宋王朝自初期起就出现的冗兵、冗官、冗费问题,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阶级矛盾的尖锐冲突等现实问题,使北宋的政治家们被迫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于是他们便把目光转向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当世统治者提供借鉴。 (2)客观条件。 北宋的教育制度更为完备,科举制度更为理性。无论官办学校还是私人书院,注重依照伦理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特别是书院在学习方法上注重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学习风气活跃,形成北宋时期文化普及程度较高、官员总体素质较高的典型的文官政府的特征,这为《资治通鉴》的编写,提供了大批人才的储备。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一批史学家,治学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