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发展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镇化发展介绍

城 镇 化 60年的风雨兼程 一、理解城镇化: 百科定义: 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 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一是人口就业方面: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 二是经济产业结构方面: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 三是城乡空间社区结构方面:农业劳动力向非农 业劳动力转移。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较大成就: 阶段一: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为缓慢起步阶段 阶段二: 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的加速发展阶段 阶段三: 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 1949-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 我国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4%提高到2011年的51.27%,年均提高0.63个百分点,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城镇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城镇经济比重不段提高; 城镇体系日益完善; 城镇布局日益合理; 城镇建设成效明显,有效扩大了城镇人口容量,促进了城镇现代化水平。 二、城镇化与城市化 “大”同——目的上的殊途同归 二者都是为了解决农村人口的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制度创新和制度演进等问题而提出的; 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都是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终改善民生。 “小”异: 本质区别: 城镇化:即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功能和设施上的完善和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 “小”异: 度量标准: 城镇化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县级以下的城镇集中,在最短半径中让最多的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享受交通、教育、银行、通讯、医疗、日常生活服务等八大类公共服务。 实施路径: “城镇化”与“城市化”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标志着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种路径,前者是主要以目前的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管理为导向,实行城市行政规划化管理、区域均衡发展模式;后者则是以人口的自由迁移为导向,走大城市化、集聚经济的模式。 Thank You! LOGO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但中国城市化的模式应该怎样呢? 理解 城镇化 城镇化 与 城市化 概 念 区 别 特 征 目 的 国 情 中 外 策 略 历 程 大 纲: 概念上的百家争鸣 城镇化的特征 城镇化的目的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Image Info] www.wizdata.co.kr -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You may not extract the image for any other use. 代表性观点: 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 (一)概念上的百家争鸣 (二)城镇化的特征界定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 (三)城镇化的终极目标 城市为谁而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李克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必须逐步改变传统的增长导向型城镇化模式,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四)60多年的风雨兼程 2001至今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为缓慢起步阶段 1978-2000年 1949-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的加速发展阶段 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 0.11 0.09 0.18 (0.04) 0.07 (0.13) (0.12) 增长点 1977 1976 1975 1974 1973 1972 19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