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猪的育种.ppt

  1.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猪的育种

河南农业大学养猪教研室 第四章 猪的育种 第一节 概述 一、猪育种的意义: 使猪群的重要经济性状得到遗传改良 有计划有目的有依据有控制地繁殖后代 使群体基因频率得到改变 育种的核心是选择 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品种 美国农业部(USDA)1996年对美国50年来在畜牧生产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作用的总结结果 品种改良 40% 营养饲料 20% 疾病防治 15% 繁殖与行为 10% 其他 15% 二、我国猪育种取得的成就 查清了我国猪种资源 培育了一批新品种(系) 筛选了一大批 “最佳”杂交组合 制定了猪育种操作标准(技术 营养) 成立了全国猪育种学术组织 存在问题 重引种轻选育—我国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 缺乏长远的育种眼光和有效的组织 缺乏系统、持久的育种计划 缺乏牢固的基础性育种工作 育种核心群规模小 育种资金投入不足 各自为政 三、今后猪育种及生产科研重点 猪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 高效杂交组合的持续研究 猪的环境及猪对环境反应阈值的研究 提高种猪质量和养猪效益系列技术研究 安全高效猪肉生产系列技术研究 工厂化养猪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猪育种软件开发的研究 第二节 猪的性状与选择 猪的主要性状 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一)繁殖性状 1.产仔数(litter size) 2.初生个体重(weight at birth) 3.初生窝重 4.泌乳力 5.断奶重(weight at weaning) (二)生长性状 1.育肥性能 生长速度 一般用仔猪断乳至上市期间体重的平均 日增重表示: 结束重—起始重 平均日增重= 育肥天数 也可用体重达到100kg的日龄作为生长速度的指标 或用达到一定日龄时的体重作为指标 饲料转化率 也称耗料增重比或增重耗料比 常用性能测定期间每单位增重所 需的饲料来表示 育肥期饲料消耗量 饲料转化率= 结束重—起始重 日采食量 用平均日采食量表示,可反映猪的 食欲好坏 日采食量=育肥期饲料消耗量÷育肥天数 (三)胴体性状 1.胴体重(carcass weight) 2.屠宰率 3.胴体长 4.背膘厚 5.眼肌面积(loin muscle area) 6.腿臀比例 7.瘦肉率(carcass lean percentage)      Carcass measurement 宰前重:被测猪只体重达100kg后,停食24h的空腹体重称为宰前重。停食但不停水 胴体重:屠宰后去头、蹄、尾及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躯体重量为胴体重 屠宰率:指胴体重占屠宰前体重的百分率 屠宰率(%)=(胴体重÷宰前重)×100% 胴体长:在胴体倒挂时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交界处的长度,称为胴体长或胴体斜长 背膘厚(backfat thickness):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为 平均背膘厚 国外采用胴体探测仪测定离背中线6—8cm处 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间的背膘厚称为边膘厚 眼肌面积:胴体胸腰椎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截面的面积 眼肌面积(cm2)=眼肌宽度(cm)×眼肌厚度(cm)×0.7 在采用胴体探测仪测定背膘厚的同时测定眼肌厚度 以估测胴体瘦肉率 腿臀比例:沿腰椎与荐椎结合处的垂直线切下的腿臀重占胴 体重的比例 腿臀比例=(腿臀重÷胴体重)×100% 胴体瘦肉率和脂肪率: 左半胴体进行组织剥离,分为骨胳、皮肤、肌肉和脂肪四种组织 瘦肉量和脂肪量占四种组织总量的百分率 公式如下: 瘦肉重 胴体瘦肉率(%)= ×100%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