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卷第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19卷第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即咳者,此必两耳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做令大便鞕。当问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讝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属桂枝加附子汤。方一。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方二。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属桂枝二麻黄一汤。方三。
       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属白虎加人参汤。方四。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二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与四逆汤。五。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 甘草(三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复发汗。服汤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宜麻黄汤。方六。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属桂枝汤证。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属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八。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生姜(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PC-6012F 2023 EN,刚性印制板性能要求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 Boards.pdf VIP
 - AI技术对法律和法务行业的影响与展望 .pdf VIP
 - 14.《光从哪里来》课件 科学冀人版五年级上册.ppt
 - 南雄市“珠玑古巷”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 VIP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的地得”练习题及答案.doc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习作:我和过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pdf VIP
 - 2025年中国甲板机械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套PPT课件.pptx
 - 身边常见中草药.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