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客观归责理论-中外法学.pdf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客观归责理论-中外法学

也谈客观归责理论 兼与周光权、刘艳红教授商榷 张明楷 摘 要 新康德主义是客观归责理论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杀人、伤害等罪的实行行为缺 乏定型性,以及条件说的无限溯及,是形成客观归责理论的基本原因;客观归责理论以法益保 护为导向,与结果无价值论并不矛盾。客观归责理论不是事实的因果系理论,而是以事实的 因果系为前提的规范评价理论,也是构成要件理论。客观归责理论可以克服单纯采用条件 说所形成的缺陷,能够从存在论到规范论进行类型化判断,但也有不能令人满意之处:将所有 限缩客观构成要件的问题都当作结果归责来处理,而且没有分别讨论构成要件要素。在我国, 应当强调构成要件符合性概念以及各个要素的重要性,并应保留实行行为概念,故不能直接照 搬德国的客观归责理论。但是,在构成要件部分维持实行行为、行为对象、结果、因果系的基 本构架下,应当充分借鉴客观归责理论的体内容: “实行行为”部分,应当借鉴制造不允许的 危险的全部体内容,以及危险实现与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的部分内容; “结果”部分,应当采 取规范判断的立场; “因果系”部分,应当借鉴危险实现的基本内容,将现行的因果系分为 事实的因果系与结果归属两部分,分别进行事实判断与规范判断。此外,优先排除犯罪的成 立,并不是安排犯罪论体系的理由。 关键 词 客观归责理论;形成;定位;评价;借鉴 《中外法学》2011年第6期发表了刘艳红教授的《客观归责理论:质疑与反思》一文(以下 简称刘文)。刘文认为,客观归责理论是因果系理论,而不是归责理论;客观归责理论并不是 单纯的客观归责,相反包含了主观归责的内容;客观归责理论混淆了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 、 有责性的系,削弱了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机能。刘文进而主张,我国刑法学采用相当因果 * 清 华 大 学 法 学 院 教 授 。 北大法律信息网/  北大法宝/ 系理论即可,不必引进客观归责理论。周光权教授在《中外法学》2012年第 2期上发表的《客 观归责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一文(以下简称周文),与刘艳红教授进行了商榷。周文认为,相 当 因果系说在方法论上存在诸多缺陷,而客观归责理论则在方法论上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如 用多重规则确保检验时没有遗漏,建立正面判断和反向检验交互进行的检验标准,展示一般预 防的刑罚效果,凸显评价的层次性、充分性,确保刑法判断的客观化;客观归责理论只是强调客 观判断必须优先进行,不会模糊三阶层理论。在笔者看来,刘文和周文都有合理之处,也都有 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拟对客观归责理论发表浅见,并与周文、刘文商榷 。 一、客观归责理论的形成 客观归责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归责或归属(Zurechnung) 源于拉丁语 的 归责一词(imputatio)。在德国刑法学中,从普芬道夫(S.Pufendorf,1632 —1694) 时代开始,归 责就成为重要的概念,费尔巴哈也使用归责概念,并将归责分为对行为的归责(某个主体是某 个事实的自由的原因)和对责任的归责(行为人对事实归责的责任)。为归责概念赋予法哲 学 意义的是黑格尔。根据黑格尔的观点,只有将外部事实归属于主体即意思时,该外部事实才是 行为人的作品 。 19世纪后半期,自然科学的思考方法风靡一时,哲学上的归责论被自然科学的因果 系 论取代,于是条件说享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条件说可能导致无限的溯及,于是出现了因 果 系中断论。 19世纪末,刑法理论上出现的个别化原因说、禁止溯及论和相当因果系论, 都 旨在解决条件说可能存在的无限溯及问题。 进入 20 世纪后,开始出现从规范的视角限定条件说的无限溯及的理论。这种理论起先 在 斯堪的纳维亚诸国、荷兰与奥地利出现萌芽。在德国,M .L .Müller提出了符合规范的危险 理 论。 20 世纪 20 年代,奥地利民法学者从规范的视角提出的限制论即违法性联的理论成 为 当时有力的学说。在随后的30年代,M.L .Müller对危险概念的分析,由K .Engisch采用到相 当因果系理论中,K.Engisch 区分了行为的危险性(危险创出)与危险的实现。1927年,德 国 民法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