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批判的延续——《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读书心得
批判的延续——《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读书心得
窗体底端
摘要 : 本文通过对《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一书的阅读,在对其中读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包括书名翻译、建筑史包含的内容及学习的意义和如今对于现代建筑史等同于西方建筑史等的探讨的基础上来试图理解和把握书中的精神。
关键词 : 批判 现代 建筑史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several problems including the title translation,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and now for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is equivalent to western architecture are discussed basis, trying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spirit of the books.
Key word: Criticism Mod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很长一段时间对于《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这本书很感兴趣,它是由当今在西方享有盛誉的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敦所著,从1980年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赞誉,从而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但每每看到满篇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几乎没有什么图片一直没有细细拜读,直到教建筑史的课才老老实实坐下看。但随着慢慢的阅读,我开始能深入耐心地读下去,尽管有的地方仍然晦涩难懂,但它完全不同于本科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和后来在杂志中涉猎到的某个建筑师,后者仅仅让人认识到这些色彩斑斓的主义、流派和个性独特的人物,但对于他们之间本身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困惑不解的。而在这本书中,通过弗兰姆普敦渊博的知识和独辟蹊径的见解,使人仿佛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建筑之间表面的决裂中看到穿越时间建筑文化的自动延续性的认识。这是它不同流俗的最好一面。 从而激发了我对建筑史的兴趣,更能增进对建筑创作一些本质问题的理解。
首先我先简要说明文章的内容和层次,以便更好的理解。全书正文共分为三篇:
第一篇题为《文化的发展与先导的技术 1750——1939年》。开篇就从三个方面明确提出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过程脱离不了文化、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从而为后面的论述铺陈出一个强有力的基础。而这三个方面在弗兰姆普敦为柯林斯所著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演变一书的英文版序言中也有所体现。[1]
第二部分是《一部批判的历史1836——1967年》,从与书名相同的标题即可看出显然是作者写作时最用心的重点所在,是全书的正文。这部分采取了平行结构。所有小节的题目都由主题和时间两部分构成。例如“来自乌有乡的新闻:英国 1836-1924 ”。分散的主题使每一小节可独立存在从而更好地进入阅读和思考,主题后大致有序的时间也让读者对现代建筑的发展有一个整体认识。这也正如作者在前言里开宗明义地说:“我尽可能使本书可以多种方式阅读:既可以按序连续披阅,亦可随意选读一个章节。” [2] 在这一部分的二十七章里,其中有四章的时段延伸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涉及到的主题人物分别是:柯布西埃、密斯、莱特、富勒 约翰逊 康。其次有一章写到了一九五七年,主题人物是芬兰人阿尔托。随后就直接缩回到了一九四六年,还是在讲柯布西埃。其他二十一章的年代下限,都环绕着二十至三十年代这个中心,也就是说,第二篇的绝大多数内容,写的都是在以包豪斯为象征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定型之前的那些日子。
第三篇题为《批评性的评价以及向现在的延伸 1925——1991年》。其实际内容是在讲述国际风格成型以后的自我变异与更新发展,重点放在现代主义建筑被“后”的过程以及迄今为止的发展状况。本书的内容随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扩展,在1985年的第二版中,作者把评述延伸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1992年的第三(修订扩大)版中,又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这一版中,他特别增加了三章,分别评述了产品主义和布景建筑、批判的地域主义和“反思”性实践等几种主要潮流,重点集中在20世纪后期芬兰、法国、西班牙和日本四个国家的建筑创作成就上,很有启发性。其中讲到的问题,正是20世纪建筑师所面临的几个核心问题:创新与继承;自然与人工;全球与民族(地域);科技与场所。
但大概是弗兰姆普敦多年授徒的习惯使然,他的文章读起来时刻透漏出留给读者们的家庭作业:课下需要恶补的如山堆积的参考读物(书末的文献索引就达74页,但可惜中文读者几乎不可能读到其中百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