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风筝艺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雪芹的风筝艺术

编者按:《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历经近三年的策划、组织、撰写、摄制、编辑,终于与广大风筝爱好者和社会读者见面了。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的曹雪芹,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佚著《南鹞北鸢考工志》和他创制的曹氏风筝艺术,是曹雪芹留给后人的珍贵的艺术遗产。孔祥泽先生自1943年得见《南鹞北鸢考工志》后,即致力于曹氏风筝的整理、研究、复制、推广,60年始终如一,终将曹氏风筝艺术继承下来并传之后世,发扬光大。□附记《曹雪芹风筝艺术》12开26印张定价:98.00元2003年3月第一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邮购地址:100013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联系电话:(010于《南鹞北鸢考工志》是否为曹雪芹佚著,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意见。本书的目的不在于研究“红学”,而是从《南鹞北鸢考工志》及其表现的风筝艺术的价值本身来考虑出版这本书的,就是旨在努力挖掘、抢救祖国民间艺术遗产,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粹。撰文马立明曹雪芹的风筝艺术CHINESEARTDIGEST美术之友51好书频道风筝,我国南方称“鹞子”,北方称“纸鸢”。历史上“风筝”一词始于五代,然而风筝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鲁国的公输般(鲁班)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制成木鸢飞往宋国侦察敌情,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飞行器。不过,我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和通讯有关,风筝真正进入民间,成为娱乐游戏的玩具大约是在唐、五代时期。有唐代诗人元稹的诗为证:“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到了明清时期,清明时节放风筝已成为一种时令性的民俗活动。北京风筝历史悠久,但真正形成流派乃至高潮,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出现后开始的。大约在清乾隆二十年(1755),曹雪芹所创图式的风筝出现在京城,自此迎来了北京风筝鼎盛时期。曹氏风筝的传播者孔祥泽曾撰文写道,曹雪芹“把燕子以拟人法和意匠画法与变软翅法为硬翅法这一改进而成的扎燕造型结构结合起来,使北方风筝有了一大革新,新到使京师业风筝者无一不以扎燕为宗,占领市肆历余年不衰。”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详细地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糊、绘、放技艺。每种都绘有骨架图、彩图,并配有扎糊诀和画诀,图文并茂,实属罕见。这是对我国风筝艺术的一个总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尤其是曹雪芹创立帛制作的扎燕风筝,完美地运用我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们在祭祀和巫术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与神灵有关的幻想和艺术形象,因而具有象征表意目的原始艺术产生了,即原始意象艺术雏形。形象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中国早期的《周易》、《老子》、《庄子》等已涉及意象问题。到一千四五百年前的南朝中期,产生了一部反映我国古代文学思想和文艺美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约465-532)在书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意象”这个名词。刘勰创造性地运用“意象”思维,并赋予其深刻的内涵。曹雪芹深谙“意象”这一传统美学观念,大到文学巨著《红楼梦》,小到民间艺术品风筝,他都创造性地加以发挥,运用艺术手法使被描写、表现的对象活灵活现,尽善尽美。他选择以燕子拟人并配合意匠画法而创制扎燕风筝家族并非偶然。充满灵性的燕子触发了曹雪芹的艺术灵感,无疑使他心底泛起更丰富的文学艺术想象的涟漪,成为他创制扎燕风筝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象征和标记。燕子是自然界中一个古老的物种,古代商民族就有神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玄鸟》)。玄鸟即燕子,也是商氏族的图腾。燕子在民间始终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曹雪芹利用燕子的自然形态,大胆夸张取舍,采用“笔法意匠体势全”即图案化手法,来存其应有的体貌形态,赋予风筝吉祥图案,象征寓意,开拓意境,跳出了燕子的自然属性,展开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立意愈发显得高深悠远。讨论和研究的。一、伴随古老文明的意象艺术意象是我国传统美学的范畴,是文学艺术作品中艺术构造的形象元件。意象美学结构产生的年代久远,几乎与远古神话同时产生。原始先民52美术之友CHINESEARTDIGEST好书频道“天人合一”,具有深邃的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家特有的观察事物的方式。它表现的对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他们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强调把审美主体融进所要描绘的对象里,要身临其境,而不是旁观者,局外人。这一点曹雪芹堪称典范,无论是《红楼梦》,还是《南鹞北鸢考工志》,以及他精心绘制的每一个风筝,都是他用笔蘸着他胸中的激情和心头的热血完成的。他把生命投入到创作中去,与作品融为一体,使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他的影子,看到他那灵光闪动的思想光芒。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本源关系。原始艺术是人类童年的艺术,远古先民的真、善、美使艺术具有单纯、质朴、粗犷、真挚、健康的特点,而民间美术最充分、最全面地继承了原始艺术这一显著特点。民间美术作为民俗观念形象特质载体,一直沿着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