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重点注解.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十六计》重点注解

《三十六计》重点注解 【作者简介】 姓 名 檀道济 生卒年 ?--436年 家 庭 自幼父母双亡,有哥哥和姐姐 所处的年代 南朝宋国 出生地 京口(今江苏镇江) 职 业 武将、大臣 个人荣誉 先后担任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太尉参军、中书侍郎、宁朔将军、大尉军事、封唐县男、食邑四百户并补太尉主簿、咨议参军。又为临淮太守,梁国内史,冠军将军等职。 戎马生涯 404年,投奔刘裕,随其起兵讨伐桓玄。 410年,率军镇压卢循起义,身先士卒,屡立战功。此后不断迁升,先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又为太尉参军,拜中书侍郎,转任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 416年,兴师伐秦,灭后秦,因功迁征虏将军。 420年,宋武帝即位,任檀道济为护军将军,又以佐命之功,改封永修县公,后官至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 422年,刘裕病死,文帝即位,檀道济与徐羡之、傅亮、谢晦四人同为顾命大臣。 423年,文帝杀徐羡之等,派他讨伐荆州刺史谢晦,事平,任江州刺史、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431年,攻魏,精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收买人心、图谋不就之名,于436年忌而杀之。 名气指数 ★★★★☆ 【著作影响】 《三十六计》:闻名世界的谋略大全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著名兵书。它是后人在研讨孙武《孙子兵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但作者和成书年代一直是个谜。有人怀疑是南北朝时期宋国名将檀道济所著,因“三十六计”辞源最早可追溯《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近年来,考古学家在山东省济宁发现了隋代的玉简册,有专家以此推断《三十六计》确实为檀道济所著,但到底是不是檀道济,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三十六计》中全计共分六套: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乱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是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已、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此外,全书还有总说和一段残缺不全的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典遗产,并且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其每一计的计名都是选自成语或历史典故,它们依次分别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通过这些计名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用作计名的每一个成语或典故都是蕴含着有趣的历史故事的。所以,品读《三十六计》,不仅可以了解和学习其中的作战策略,还可以掌握其中的历史典故,这对学习中国历史知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 【经典新解】 01.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出自《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直译:军事防备非常严密时,更容易麻痹大意;平时看惯了的,就不容易起怀疑。 新解:瞒天过海计是政治家们经常用到的计谋。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利用人们对某些事情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的心理。故运用各种欺骗手段,在表面上示假以麻痹对方,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一旦时机成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终达到制胜的目的。 02.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出自《三十六计·围魏救赵》) 直译:与其攻打集中的正面强敌,不如迫使敌人分散兵力以后再打;与其迎击敌人的正面攻势,不如迂回到敌人空虚的后方,伺机歼灭敌人。 新解:商场如战场。在商汤中各个竞争对手之间,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信誉度、知名度,经济实力等方面,都有着高低强弱之分。对于那些实力弱小的企业来说,如果硬碰硬地跟那些实力强大的企业竞争,十有八九会被打败。但实力弱小的企业若用“围魏救赵”之计,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避实击虚,乘虚而入,打对方个措手不及,从而赢得竞争的最后胜利。 03.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出自《三十六计·以逸待劳》) 直译:以不变的方式对付变化的环境,以小的变化措施应付环境的大变化。 新解:“以逸待劳”是一种很高明的策略,即是以不变应万变,变被动为主动,“逸”不是无为高枕无忧,而是养精蓄锐,积极准备。“待”不是守株待兔,而是选择战机,创造战机。比如在竞争中,如果你不能轻而易举地战胜强大的对手,那你可以用此计来消耗和回避对手的锋锐,逐步消耗,疲惫对手,使其有强变弱,而自己则保存实力,伺机而动,后发制人,从而战胜对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