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 美国 日本 英国 加拿大 法国 长期负债增长率 17.4 35.9 7.4 37.5 6.9 短期负债增长率 -3.7 9.7 6.1 3.8 10.6 股票融资增长率 3.5 5.1 16.9 10.3 12.4 2.2我国的上市公司融资特点 2.2.1 外源融资依赖程度较高 表二是我国2007-2010年上市公司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比例,可以发现者几年间,内源性融资仅占总融资比例的11%左右,远远低于外源性融资,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源性融资依赖国强,其中外源性融资中又以股权融资见著,此结构缺少合理性。 表二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结构 年份 内源融资 外源融资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折旧 合计 股本 资本公积 合计 长短期借款 应付 债券 2007 7.32 0.24 2.82 10.38 26.7 25.81 52.51 36.24 0.87 2008 7.5 0.07 3.11 10.68 27.65 23.93 51.58 37.29 0.45 2009 7.67 1.89 3.22 12.78 28.93 31.64 61.57 26.28 0.37 2010 7.84 2.5 3.35 13.69 27.42 29.47 56.89 29 0.42 均值 7.58 1.18 3.13 11.89 27.68 27.71 55.39 32.2 0.53 2.2.2股权融资偏好明显 从表二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2007年至2010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平均占比55%以上,可见股权融资偏好明显。表三是我国2002年至2010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额和股票融资额,股票的融资额远远大于债券的融资额,2006年出现了异常,债券融资额高于了股权融资额,这是因为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融资暂停,2006年效果显著,之后股市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股权融资再次超过了债券融资,且超出幅度较大,综合以上看来,我国股权融资的偏好明显。 表三 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额与股票融资额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债券融资额 147 325 358 327 2046.3 3938.3 5058.5 2366.9 4214.33 股票融资额 1252.34 961.75 1357.75 1510.94 1882.51 5594.29 8680.17 12037.69 15128.7 2.3 国内外上市公司融资特点比较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却呈现出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截然不同的融资偏好,更偏向于股权融资。从资本结构看,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低于G-7国家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同时,它们的股东权益比重高于后者,长期负债比重远远低于后者,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在长期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者之间更偏向于以股权融资方式来解决长期资金需求,上市公司在进行长期融资决策时普遍存在“轻债务、重股权”的股权融资偏好。 从融资行为来看,中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再融资的周期较短,再融资的频率较高。这种股权融资偏好主要体现在:拟上市公司上市之前,有着极其强烈的冲动去谋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公司上市之后,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不顾一切地选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以致在过去的不同时期一度形成所谓的上市公司集中性的“配股热”或者“增发热”。 总之,中国上市公司表现出的融资偏好顺序与西方优序融资理论显示出的融资偏好顺序存在着明显偏差。这是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异常优序融资”现象,又称为上市公司“圈钱饥渴症”。这种现象的发生与中国不太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3.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3.1 分析方法选择 在现实中很多指标都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为了消除相关指标之间的干扰,不能单纯采用最小二乘法来分析,否则会失去分析的正确性,因此本文选用因子分析最小二乘法估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一是避免了多重共线的干扰,避免直接采用指标分析造成变量回归系数不确定,二是避免出现异方差的现象,上市公司的融资影响因素对资本结构影响的程度不一,回归模型下的随机误差项出现不同的方差。另外是,很多理论都主张用一些固定的指标,如破产、代理冲突等,这些不能全面地分析企业的融资结构及资本结构。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本文首先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简单聚类,在聚类结果的基础上对这些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其相互独立的主成分,用较少量的主成分来概括和解释较大量的观测事实,再就这些主成分对融资结构进行回归分析,以便提供这些变量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实证证据。 3.2 样本选择与指标设计 本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