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的多元图景_以武烈帝陈果仁为例.docxVIP

民间信仰的多元图景_以武烈帝陈果仁为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信仰的多元图景_以武烈帝陈果仁为例

民间信仰的多元图景—以武烈帝陈果仁为例叶舟摘要:隋唐以来,武烈帝陈果仁便是常州及附近地区重要的神祇,在江南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并被列入官方正祀。但陈果仁本人的事迹却在正史编纂和民间传说中,有着极大的差别,并渐渐地从历史性的形象转化成为复数性的、非历史性的形象,呈现出一副极为复杂的图景。而官方、士人、民众等不同社会阶层对待他的态度也并不一致:国家力图实现对民间信仰的控驭,地方士绅则希望以此来维护地方利益,普通百姓则可以通过信仰来获得心理慰藉和进行娱乐。而正是通过民间社会和国家间的不断互动和交换,民间信仰才得以发展起来。基于此,本文便拟通过考察陈果仁从人到神的过程及其在民间的影响,来展现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在社会不同阶层中所体现的不同图景,以探讨民间信仰与官方意识、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关键词:陈果仁官方正祀民间信仰江南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一般认为,所谓民间信仰(PopularReligion)1是与制度化宗教相对而言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在民间信仰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果,特别是在民间信仰与区域历史、民间信仰与官方意识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着突出贡献2。武烈帝陈果仁从隋唐以来,便是常州及附近地区重要的神祇。当时江南的主要城市大多有其庙宇存在,且早在唐初,便已被列入官方正祀,并从此不断受到朝廷的封赐。但是陈果仁本人的事迹在正史编纂和民间传说中,却有着极大的差别,呈现出一副极为复杂的图景。本文将通过对陈果仁信仰的个案讨论,审视官方、士人、民众等不同社会阶层对待民间宗教的态度,拟对民间宗教信仰与国家正统意识之间的关系作一思考。184民间信仰的多元图景一、陈果仁:从人到神关于陈果仁(又作杲仁、仁果、仁杲等)3的记载,在官方史料中仅见于新旧《唐书》的《沈法兴传》。其中《新唐书》列传第十二云:沈法兴……隋大业末为吴兴郡守,东阳贼楼世干略其郡,炀帝诏与太仆丞元祐讨之。义宁二年,江都乱,法兴自以世南土,属姓数千家,远近向服,乃与祐将孙士汉、陈果仁执祐,名诛宇文化及……遂定江表十余州,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制置百官,以陈果仁为司徒,孙士汉司空,蒋元超尚书左仆射,殷芊左丞,徐令言右丞,刘子翼选部侍郎,李百药为掾。《旧唐书》列传第六的内容与上文也基本相同,从中我们只能知道陈果仁原为隋太仆丞元祐部将,后在隋末趁炀帝被杀之际,与沈法兴合谋,擒住元祐,起兵自立,被沈法兴封为司徒。背叛自己的上司,参与叛乱,是官方记载中陈果仁的形象。但是他如何在此后千年内既成为国家正祀祭祀的对象,又成为百姓传说中的神灵呢?原来常州祭祀陈果仁的忠佑庙内有《忠佑实录》,专门记录其生平及历次显灵的过程,惜此书现已不存。但最近常州地区新发现了《毗陵鸣珂巷陈氏宗谱》,其卷三载《隋司徒世威公传》,据该谱所言乃抄录于《忠佑实录》。另一份重要的资料是僧德宣作于唐天宝间的《隋司徒八绝碑》。此碑毁于明,文字存于《全唐文》及《武阳金石志》中。《武阳金石志》称“后之崇奉撰述,皆本乎此碑”,可见此碑在陈杲仁崇拜中的权威性。从《世威公传》和《八绝碑》,大略可以知道陈果仁更详细的生平事迹。陈果仁,字世威,其先本豫州颖州人,后迁常州晋陵。其十八世祖陈实为汉代太邱长,从祖陈霸先即为陈武帝。祖陈嵩字元皎,仕陈为羽林郎,洪州建昌县令。父亲陈季明字玄涣,仕陈为江州司马,兼领岭南道采访使,拜给事。陈果仁生于梁太清三年(549),传说“自幼岐嶷,有鼎角伏犀之异”4,后在吏部侍郎阴铿家中就185民俗研究2009.3学,就博士授孝经、尚书,一览成诵。八岁能属文,十三遍读诸史。陈文帝太康元年(566),州举秀才,随即特授监察御史,迁江西道巡察大使。贞明二年(588)隋灭陈,辞官归里,累诏不起,尽散家财。隋末朝廷重新征用,令其征讨义军,大业五年(609),平定长白山洞寇,大业九年(613),诏平乐伯通,授银青光禄大夫,十三年(617)平娄世干,召入拜大司徒。赐宫女二十人,厩马五骑,东帛五百缎,粟千斛。“公推功将校,固辞不允,粟帛散士卒。”陈果仁原为沈法兴女婿。大业末,沈法兴与李子通勾结谋反,但是“惧公威勇”,不敢行事。唐高祖武德三年(620)五月十八日,法兴诈称有疾,陈果仁前往问疾,饮酒中毒,不治身亡,时年72岁。后来“一日墨云布空,风雨晦冥,忽见形威,一神矢射毙法兴,贼众溃散”5。这种记载与正史有着相当的不同。陈果仁的司徒官职不是沈法兴而是隋朝所封,在讨伐娄世干的过程中,他统领全军,而不是元祐的部将。他也没有参与沈法兴的叛乱,反而为沈法兴所害。他不再是乱臣贼子,而是忠臣良将。是正史记录有误,还是后人对历史做了篡改?德宣的祭文中有很多可以存疑的地方,比如岭南道采访使是唐代方有的官名,南朝时并无此官。因此,历来都有人怀疑德宣的记录有误,《癸巳存稿》卷一三便据此认为“唐时僧徒文字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