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猪仔猪腹泻的诊断及药敏试验
香猪仔猪腹泻的诊断及药敏试验
香猪仔猪腹泻的诊断及药敏试验
姚红艳,刘培琼,张启林,周思军
(贵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贵阳 550025)
摘要:为寻找香猪仔猪腹泻病原,对病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长白、两头乌仔猪腹泻经细菌学检查
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久仰香猪仔猪腹泻确定为仔猪副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久仰香猪仔猪检出的细菌再用药敏试验来筛
选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其中氯霉素及氟哌酸最敏感,抑菌圈≥17 mm,庆大霉素处于中介,抑菌圈13~14 mm,氨苄青霉素最
不敏感,抑菌圈≤12 mm。久仰香猪仔猪对致病性大肠杆菌侵袭不敏感。
关键词:香猪仔猪;腹泻;仔猪副伤寒;药敏
中图分类号:S85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236(2005)03-0048-03
为寻找抗腹泻特别是抗大肠杆菌的猪种,中国
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单位在973项目优质基因筛
选子课题中,对久仰香猪进行全面的研究。2002~
2003年,对不同时间腹泻病猪进行直肠采样,寻找
收稿日期:2004-11-10
作者简介:姚红艳(1971-),女,贵州人,学士,讲师,主要从事兽
医药理与动物生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农业动物资源中优质候选基因筛选
和利用”子课题(G200016103)。
腹泻病原,对病原进行系统的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系香猪育种场,
973课题试验猪群的仔猪中,2002~2003年,不同时
间分别采集22头、3头及12头腹泻病猪的粪便,其
中有长白、剑白(两头乌)、久仰香猪。
1.2 细菌的分离培养 先用碘酒、酒精棉球消毒腹
泻仔猪肛门,将浸有生理盐水的灭菌拭子轻轻转动
插入直肠从中取少量粪样涂布于麦康凯琼脂平板
④中兽医的辨证论治理论认为沙门氏菌病是由
疫毒内侵、肺胃热盛、血淤气滞引起,沙门氏菌侵入
禽体后,产生毒素,临诊严重下痢。治疗时宜以清热
解毒、凉血、燥湿药物为主,佐以涩肠止泻、活血散淤
药物,共达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本试验选用
的2个复方制剂正是根据这一观点结合中草药体内
筛选试验结果进行组方。所组复方制剂具有较强的
抗菌活性,能直接抑制禽沙门氏菌,还能综合调理禽
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使禽体抗病力提高,因此对试验
性禽沙门氏菌病的治疗效果较好,2个复方制剂功
能作用相似,试验结果也相似。临床治疗本病时,可
按饮水量的1%~2%添加到饮水中,自由饮用。
⑤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鸭发病急,若得不
到有效治疗,则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甚至废
绝、拉稀及脱水等症状,迅速死亡。从表2结果可以
看出,2个中药复方制剂通过饮水中给药均能有效
控制感染鸭的临床症状,极显著降低死亡率,促进病
鸭康复,治疗效果良好。中草药制剂对试验性肠炎沙
门氏菌病鸭的治疗效果与抗生素氟甲砜霉素的疗效
差异不显著,表明中草药只要选用得当,合理组方,
同样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各组增重差异不明显,说
明2种中草药制剂按试验所用剂量喂鸭,对鸭的生
长未见不良影响。选用中草药组方单独应用或与敏
感抗生素配合使用,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减少抗生
素的使用量,对动物产品的安全生产有积极意义,市
场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 王泽洲,等.中国兽医杂志,2002(7):42~44.
2 何永明,等.中国家禽, 2003(17):9~11.
3 刘守怀.中兽医学杂志,1992(2):45~47.
4 张克家.中国兽药杂志, 2002,36(7):23~26.
5 佐藤静夫.日本兽医师会杂志,1995(3):232~236.
6 周接水,等.中国家禽,1996(8):39~40.
7 杨保收,等.中国兽医杂志,1999(25):41~45.
8 赵海全,等.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1):2~4.
9 徐仲吕.四川医学院学报,1990,2(1):2~3.
10褚跃成,等.中兽医医药杂志,1998(3):21~23.
11郭定宗,等.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5):365~367.
12傅先强,等.养禽场禽病检验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7.
13 Baskerville A, et al. Vet Rec, 1992,130(18):395~397.
14 Goodnough M C, et al.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9,57(3):
785~788.
15 Impey C S, et al. J Appll bacterial,1989,66:841~844.
·48·疾病防治中国畜牧兽医 2005年第32卷第3期(对病死仔猪则取其心、肝、肠系膜淋巴结及十二指
肠内容物直接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