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科制度职责(新技师培训)放射科制度职责(新技师培训)
放射科技师相关制度职责 (新技师岗前培训) 王亚勋 放射科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技师长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投照工作,参加科室常规及较复杂的技术操作。 3、负责科室设备的维护、检查、保养和管理,督促本科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 4、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技术操作,并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 5、参加集体阅片和讲评投照质量。 登记室管理制度 1、根据疾病、摄影要求和患者体形的不同,选用不同尺寸、不同类别的胶片,正确划价。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应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技师。 2、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核实收费,并登记、记录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 3、为首诊患者编制新号码,为复诊患者查找老号码。 4、正确登记编号,准备片袋,以利于保管。 5、对申请造影的患者,详细交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6、坚守岗位,主动、热情、耐心地接待前来检查的患者,有问必答,树立放射科的良好窗口形象。 拍片室管理制度 1、每日上班后应先开机,开空调。检查患者之前,先将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状态下检查患者。机器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案,维修情况也应记录。 2、进行X线摄影检查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和会诊单,检查号码是否正确,严防错号、重号和患者重名重姓;应除去病人身上的金属物、膏药等物品。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应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上级技师,或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 3、摄影操作时,应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诸附件有无固定。危重患者或怀疑脊椎骨折的患者应有临床医生陪同,协助移动患者和摆位,以免患者因摄影操作而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4、非本机器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操作使用。 5、保持机房内整洁,下班前要及时关机、关灯及空调,并在机器复位后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放射科辐射防护制度 1、机房设计合理,面积应满足防辐射要求,墙壁、门窗施工安装后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2、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提醒周围人员。 3、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各种防辐射屏蔽隔离设备应齐全、充足,并保持完好、清洁,随时可以使用。 4、放射工作人员应在屏蔽室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人员在机房内曝光时应穿戴防护衣、帽、手套、面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射线损伤。 5、对患者注意防护,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曝光量和曝光次数,对敏感部位应做屏蔽防护。 6、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前注意关好门窗,防止射线对他人的损伤。 除正在接受检查的受检者外,其他人员原则上不应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确有必要者应作好周密的防护并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8、使用移动式X线机摄片时技术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尽可能远离辐射源并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保护。在放射科临床教学中,对学员必须进行射线防护知识的教育,并注意防护;对示教病例严禁随意增加曝光时间。 9、操作技术人员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10、科室医技人员应带个人剂量片监测辐射剂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辐射损伤情况。 11、按有关规定轮流安排工作人员休假或疗养。 12、定期检查监督防护措施的落实。 个人防护的措施 1、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小光圈,决不许将遮线器超出平板的范围。 2、摆位准确、迅速,对于疑难者应充分考虑后摄片。 3、摄影中尽量不扶持病人,曝光时应按照操作规范调整放射源与影像接收器的距离 (SID)。 4、曝光后,评估摄片质量,尽量减少散射线对个人的辐射。 5、造影检查摄片(即时摄影等)要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配带铅裙、铅服、铅围脖,必要时铅屏风隔离等。 X线检查中对受检者的防护 1、确定需要进行的X线检查,除了专科需要外,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 2、确保控制台上的部件和指示器完好,工作熟练、细致、准确避免失误,根据检查对象和目的,选择最佳工作条件,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一般应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原则进行工作。 3、X线摄影时应恰当调节照射野的准直系统,同时注意准确对位,控制使用最小照射野;尽可能减少曝光次数和曝光量,杜绝不必要的复查。 4、根据投照方向恰当选择受检查者体位,尽量避免非检查部位照射。 5、注意对受检查者的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特别注意保护性腺、活性骨髓、女性乳腺、胎儿及儿童骨骺等辐射敏感器官;早孕期应当避免X线检查。 6、病人应在有防护的区域候诊,决不许在机房内候诊。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