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第八章 种群和种群结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生态学---第八章 种群和种群结构

* * * * * * * * * * * * 豚草 福寿螺 非洲大蜗牛 美国白蛾 松材线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孙儒泳,137页 * 1.有意引进 目前进入我国的外来杂草中,有62种是作为牧草、饲料、蔬菜、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绿化植物等有意引进的,占杂草总数的58%。例如:原产美洲热带的水葫芦,1901年作为花卉引进到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原产巴西的空心莲子草,20世纪50年代也是作为猪饲料植物引进的;原产欧洲的大米草是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分别从英美等国引进,用于保护滩涂。遗憾的是,这些植物大量繁衍,现已成为人们的心腹之患。20世纪50年代中期引进的麝鼠,其皮毛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半野外放养后迅速繁殖,到处破坏水坝和稻田,其破坏性大大超过了其自身价值。20世纪80年代,原产南美的福寿螺作为美味佳肴引进到广西,后被弃之野外,很快便四处泛滥,以水稻和其他植物的叶、茎为食,并危及当地螺的生长,给当地农民造成严重损失。 麝鼠: 原产北美,又称“美国麝香”,后传入欧洲, 展转传入我国。每只麝鼠每年通过活体取香 可得麝鼠香5克左右 2.无意传入 ①随交通工具带入。如原产北美的豚草多发生于铁路公路两侧,最初是随火车从朝鲜传入我国的。航运业中的船体附着及压舱水排放,无意中带入了几百种外来海洋生物,尤其是外来赤潮生物加剧了我国沿海赤潮现象的发生。 ②随进口的农产品和货物带入。如原产朝鲜的美国白蛾是20世纪7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的机器包装箱中传入我国的,原产地中海的假高粱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美洲国家的进口粮食中传入的,原产日本的松突圆蚧是20世纪80年代初“隐藏”在进口的杉材中潜入的,湿地松粉蚧是随1988年从美国进口的一批温地松接穗条传入广东的。 ③动植物引种时带入。如原产欧洲的毒麦便是随小麦引种传入我国的,它与小麦的形态极为相似,很容易混杂于引种的小麦中。 ④旅游者带入。北美车前可能是由旅游者的行李粘附带入我国的。事实上,航空公司用于配载货物用的木托、旅客携带的果蔬肉菜、甚至旅客的鞋底,都是生物入侵的途径。 发生在日本湾的赤潮 美国白蛾 3. 自然入侵 外来入侵种还可通过风力、水流自然传入,鸟类等动物还可传播杂草的种子例如:原产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的紫茎泽兰是20世纪50年代从中缅、中越边境自然传入云南境内的。薇甘菊可能是通过气流从东南亚传入广东的,稻水象甲也可能是借助气流迁飞到我国大陆的。 紫茎泽兰 (“植物食人鱼”) : 一种美丽的植物,开白色的小花,一年四季常绿,繁殖能力极强……有它在的地方,任何植物 都不能生长,它就像一个“绿色杀手”,将所有的植物“杀死”,所到之处成为一片“绿色沙漠”。 四、我国生物入侵的原因 从我国主要外来虫害和杂草的入侵成因来看,大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 (1)法律法规不健全。只有防止有害物种无意传入的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对有意引进的物种进行法律规范。 (2)缺乏有效的科学知识与信息,缺乏综合性的利益与风险评估体系和严格的科学决策程序,造成盲目引进和决策失误。 (3)缺乏严格的科学监管体系或监管不力。对于一些有意引进的物种,只重视引进的审批,引进后的管理却跟不上,更谈不上跟踪监测。 (4)生态意识淡薄。只重视经济效应和眼前利益,不重视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 (5)有法不依与执法不严。像《检疫法》等一些法律存在执法不严或者违法不究的现象。 五、生物入侵的影响 生物入侵可以对从个体到生态系统多个层次和过程上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相互关联的。 1. 入侵对个体的影响 入侵者对本地种个体的瞬时影响可以很快也很容易测量。个体在面临捕食者或竞争者时生长或生殖率的下降就是个明显的例子。生物个体的形态在面对入侵者时也会产生改变。个体也会由于入侵者的捕食或竞争而产生行为学上的反应,如个体改变生境的利用或活动的模式等。 3. 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许多测量种群参数的标准方法都可以用来测量入侵的影响。种群的反应可以包括丰度、分布、结构(年龄或大小),或种群增长率。种群效应可以由直接或间接的机制所造成。通过共享病原体或寄生体而产生影响的表面竞争,就是常见的例子。 在北美东部森林,吉普赛飞蛾的引入示范了这种显著的逐级放大的间接效应可在群落间紧密联接时发生。当吉普赛飞蛾爆发时,其捕食者白足鼠种群也飞速增长,养肥了寄生吸血的扁虱种群,结果由扁虱所传播的莱姆病发病率也相继升高。 4. 对群落的影响 当人们测定入侵对群落的影响时,常用物种数目这一指标。人们预计严重的入侵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引入澳大利亚北部的含羞草将数千亩的开阔莎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