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节物理因素电离辐射.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节物理因素电离辐射

五、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Nonionizing radiation Ionizing radiation 电 磁 波 波长(A)、频率(f)和传播速度(C)之间的关系为:λ=c/f。 电磁波在空中以光速传播,电磁波既然是“波”,就具有波的基本性质,例如波长(与它的频率成反比),就是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根据波的长短不同,将它们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线、X射线等。这个排列是按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也就是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无线电波又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 电 磁 波 当量子能量水平12eV以上时,对物体有电离作用,可导致机体的损伤,这类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ionizing-radiation),如 X射线、 γ射线、宇宙射线等。α粒子、β中子、质子等属于电离辐射中的粒子。 辐射量子能量<12eV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称为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如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射频及激光等;紫外线的量子能量介于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之间。 四、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 Some forms of ionizing radiation include: Gamma rays (γ射线) X rays (X射线) Alpha particles(α粒子) Beta particles (β粒子) Neutrons(中子) 电离辐射事故案例 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一次最严重的核事故。事故造成30 名反应堆工作人员和消防队员在几天或几星期内死亡,其中28 人是辐射照射引起的,2 人死于其它原因。134 人被诊断为急性放射病。1986 年后,又有约220000 人相继迁走。先后参加清除工作的人员约600000 人。这些人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附加辐射照射。 1.常用电离辐射的单位: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A):指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每秒衰变的原子数。 SI单位为“贝克”(becquerel,Bq) 专用单位为“居里”(Curie,Ci)。 照射量(exposure,X):是度量x或γ射线对空气电离本领的物理量。反映的是空气辐射场的性质,间接反映x或γ射线的强弱。 单位:伦琴 R。 1.常用电离辐射的单位: 吸收剂量(absorbed,D):表示被照射介质吸收辐射能量程度的大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电离辐射。 SI单位,Gray(戈瑞),(Gy) 专用单位:rad(拉德),1Gy=100red 剂量当量(dose equivalent,H):是一种防护上用来表示各种电离辐射对机体危害程度大小的辐射量。 SI单位:Sievert,Sv 希沃特 专用单位:rem 雷姆,1sv=100rem Table 3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ric (SI) units and non-metric units? 2.接触机会 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外层用厚厚的水泥来防止放射线的外泄. 4、影响辐射作用的因素 与辐射有关的因素: 辐射的物理特性:辐射的电离密度和穿透力,是影响辐射损伤的主要因素。 剂量与剂量率:在一定范围内,辐射剂量越大,生物效应越强。 剂量率是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常以Gy/d,Gy/h,Gy/min表示。剂量率越大,效应也大。 4、影响辐射作用的因素 照射部位:机体各部位接受不均匀照射,影响吸收剂量。以腹部照射的反应最强,其次为盆腔,头颈,胸部,四肢。 照射面积: 受照面积越大,作用越明显。 同样照射量,局部照射作用不明显,若全身照射面积达1/3,则可产生明显的辐射效应。 4、影响辐射作用的因素 机体因素: 种系演化愈高,机体结构愈复杂,辐射易感性愈强。组织对辐射的易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与分化程度成反比。 淋巴组织、胸腺、骨髓、性腺、胚胎,呈高度易感性。而肌肉、结缔组织的易感性最低。 5.电离辐射的损伤效应分类 按效应的发展规律: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 随机性效应:损伤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剂量大小有关,但损伤的程度与剂量无关,且不存在损伤效应的阈值水平, 如:致癌效应,遗传效应。 确定性效应(肯定效应):当接受剂量超过一定水平(阈值)时,损伤效应发生的概率将急剧增加,且损伤的严重程度也随剂量的加大而增高。 如:放射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皮肤损伤,生育能力障碍等。 6.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机制 直接作用:辐射粒子作用于机体时,一部分打到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文档评论(0)

woaitian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