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蒸馏教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压蒸馏教材

前 言 原油蒸馏装置是炼化企业生产的龙头。随着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要求,。 图1—1 典型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原则流程图 二、工艺流程简介 原油自原油罐底部自压经过原油过滤器进人原油泵,并与破乳剂在泵入口混合,经过原油泵加压后,与温度较低的中段回流和侧线产品换热至130℃进入电脱盐罐,在破乳剂、水、电场的作用下脱去所携带的水分和部分盐类;原油自电脱盐罐出来后继续进行换热,热源一般为较高温度的中段回流和产品,原油被加热到230℃进入初馏塔,经过闪蒸后将一小部分石脑油蒸出,塔底油继续换热(热源以减渣为主)至270~300℃进入常压炉,升温至365℃进入常压塔进行主要产品的分馏。360℃左右的常底重油通过减压炉继续升温至390℃后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减压蜡油和减压渣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常减压蒸馏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石油加工工艺。尤其近几年来,常减压蒸馏技术更是不断进步,在减压深拔、产品质量提高、节能降耗、安全环保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在装置大型化、先进的设备和仪表、高效塔内构件的应用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法,提高了装置拔出率,降低了加工损失和能耗。 虽然蒸馏过程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变化,它的广泛使用促使精馏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是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之后不再需要发展。成熟技术的发展往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但由于其应用广泛,每一个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蒸馏技术的研究仍受到广泛的重视,不断取得发展。 当然,对于常减压装置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进一步提高常压拔出率和减压拔出率,改进润滑油馏分质量,继续降低能耗和实现长周期运行等。还有,如果能够将原油中的硫脱除干净,不光对常减压装置有利,对整个炼厂都有利。仅降低为预防硫腐蚀的金属材质等级的投资就可省去总投资的一半以上,这项工作目前尚未有特别好的效果。原油中的重金属的脱除也是个难题,现在有不少种类的脱钙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更别提脱掉其他种类的重金属了。原油破乳剂也应向广普性发展,才能保证较高的脱盐率。还有针对常减压蒸馏的先进控制技术,虽然不少装置都安装了先进控制系统,但实际保持正常运行的很少,不是因为流程改造、装置扩能,就是因为原油品种更换造成工艺有大的变化等原因,使先进控制系统处于瘫痪状态。这也和在线组成智能分析仪表未全面普及有关。 第二章 原油的基本性质 一、原油的基本物性 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原料是原油,原油是指地下开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石油。石油是埋藏在地下深处的有机物在地壳的高压、高温下经过很长时间才形成的。在常温下,原油大都呈流体或半流体状态,颜色多为黑或深棕色,少数为暗绿、赤褐或黄色,并且有特殊气味。一般情况下,石油比水轻,它的密度为0.77~0.98g/cm3。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发现石油,2000多年前在甘肃、四川、新疆等地就有发现和使用石油的文字记载。虽然我国发现和使用石油较早,但近代石油工业却相对落后。1949年全国解放前石油加工能力只有17万吨/年,所以中国人只能使用“洋油”。全国解放后,我国石油加工能力不断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到2004年,全国石油加工量已达2.7亿吨,在世界排名第二位。由于产地不同,形成原油的物质也不同,其物理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异。评价原油的性质主要是分析原油的密度、粘度、盐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硫含量、酸值、凝点、残炭等特性。表1—1为几种原油的物性对比。 表1—1 原油的物性对比 性质 胜利原油 沙特原油 大庆原油 阿曼原油 密度/(kg/m3) 912.9 864.9 861.7 851.8 粘度(50)/(mm2/s) 168.1 5.973 31.15 7.987 凝点/℃ 32 <-25 33 -29 硫含量/% 0.97 1.27 0.11 1.15 盐含量/(mg/l) 250.7 10.74 4.7 25.71 酸值/(mg/KOH/g) 1.34 0.13 0.01 0.47 残炭/% 7.85 5.79 3.1 3.58 闪点/℃ 108 40 20 25 重金属含量/(μg/g) Fe 16.85 1.1 0.55 0.39 Ni 21.18 4.9 3.06 4.8 Cu 0.11 0.1 0.02 0.5 Na 47.24 1.7 2.1 2.1 V 0.79 6.3 0.04 5.38 二、原油的组成 原油之所以在外观和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其化学组分不完全相同。原油不是由单一元素或两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是由许多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因此,其性质就不像单质和纯化合物那样确定,而是所含各种化合物性质的综合体现。 1.原油的元素组成 原油的主要组成成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