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信宜-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断裂活动性研究.pdf

广东信宜-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断裂活动性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信宜-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断裂活动性研究.pdf

第 38卷 第 2期 地 震 地 质 Vo1.38.NO.2 2016年 6月 SEISMOLOGY AND GEOLOGY Jun..20l6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6.02.007 广东信宜一廉江断裂带 东支西南段断裂活动性研究 章龙胜 周本刚 计凤桔 杨晓平 安艳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活动构造与火 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摘 要 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揭示 了信宜一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隐伏断裂 的存在。2条浅层地震勘探剖面资料显示 ,信宜一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隐伏断裂 的上断点埋深和垂 直断距分别为 60m和4~7m(L5-1和 L5-2测段 ,横山镇剖面)、85m和 5~8m(L5—3测段)、73m和 3—5m(L6测线,田头仔村剖面),均断错 了第 四系底部 。2条钻孔联合剖面揭示 了上断点埋深和垂 直断距分别为 66m和 7.5m(横山镇剖面)、75m和 5m(田头仔村剖面),其中横山镇钻孑L剖面显示断 裂带宽约 27m。采用 电子 自旋共振方法对钻孔联合剖面中的第四系年代进行测定 ,显示信宜一廉江 断裂带东支西南段隐伏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 (田头仔村剖面)到中更新世早期 (横山镇 剖面)。由横 山镇钻孔联合剖面和 田头仔村钻孔联合剖面获得的滑动速率分别为 0.1mm/a和 0.O13mm/a。基岩 出露区沙井断层剖面的断面上发育有 2期断层泥 ,由电子 自旋共振方法测得晚期 的断层泥年龄为 (348~49)ka,沿断面还发育有近水平擦痕,反映断裂 的最新活动方式 以右旋走滑运 动为主。 关键词 信宜一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 隐伏断裂 活动性 中图分类号:P1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3—4967(2016)O2—316—13 0 引言 信宜一廉江断裂带是广东西部 1条规模较大的NE向构造带,发育于云开大山隆起的内部 , 由东、西 2支组成 ,夹持由泥盆系一二叠系组成的廉江复 向斜 ,并且二者同步弯 曲明显 。信 宜一廉江断裂带可能形成于加里东运动 ,在印支期和燕 山期都有强烈 的活动 ,喜马拉雅期也有 明显活动,控制了第四纪小盆地和谷地的发育,沿断裂带有温泉分布 。信宜一廉江断裂带东 支西南段大致起于官桥镇 以北,向SW经廉江到横山镇 以北 ,长约 34kni(广西壮族 自治区地质 矿产局 ,1985;广东省地质矿产局 ,1988) 。但信宜一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到达横 山镇之后 是否继续向SW延伸于九洲江冲积平原 内部 目前还没有定论 。如果有 向SW 的延伸 ,那么它的 活动性如何?另外,国家地震局 1995年出版的 《中国历史强震 目录》中反映,1605年 7月 19 日和 8月 17日沿该断裂的廉江附近先后发生过6 级地震和6级地震。因此,信宜一廉江东支 西南段的活动性研究也对 中国东南部地区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分析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收稿 13期] 2015—11-23收稿 ,2016—02—18改回。 [基金项 目]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201408002)与发震构造和弥散地震评价方法及准则研究 (YL1209)共同资助。 通讯作者 :周本刚,男,研究员,E—mail:zhoubg@ies.ac.cn。 ① 地质部广东省地质局,1965,廉江幅(F-49XXI)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书。 2期 章龙胜等:广东信宜一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断裂活动性研究 323 3.1.2 标志层断错分析及钻孔地层剖面年代学分析 3.1.2.1 标志层断错分析 横山镇钻探联合剖面(图7)中作为标志层的层⑩ ,为棕黄色薄层状粉砂质黏土、黏土质粉 砂 ,其上为黄色、浅黄色为主的含砾粗砂 ,二者在 1号 、5号和 3号钻孔岩性界限明显 ,颜色易 于区分。层⑩顶界在 1号和 5号钻孔的落差为 7.5m(表 2),而2钻孔的间距仅为 6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