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三)-PPT
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
知识解读(必修三);3.1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54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P46~P51)
1.生长素(IAA)的发现过程(B)
(1)达尔文实验
;(2)拜尔实验;总结: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③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④生长弯曲的部位是:下端伸长区;(3)分布: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多数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B)
(1)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
;(2)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
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
(2)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
(3)防止落花落果;考点55 其他植物激素(A) (P53~P54);3.2 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传导过程
①静息状态时: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②受到刺激时: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③恢复到静息状态时:电位(外正内负);2.突触的结构特点(A);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B);1.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B); (1)位于大脑皮层的S区
------发生障碍,不会讲话
(2)位于大脑皮层的 H区
------发生障碍,听不懂别人的话
(3)位于大脑皮层的W区
-----发生障碍,不会写字
(4)位于大脑皮层的 V区
----发生障碍,看不懂文字;考点59 动物激素的调节(A) (P23~P29);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具有相反的作用。例如: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2)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具有相同的作用。例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1.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事例
(1)含有性激素的农药在害虫的繁殖期喷洒,可以干扰害虫的交尾,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2)利用昆虫的性激素可以可以吸引异???的昆虫,然后将其杀死;1.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A)
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质调节与外界发生物质和信息交流
2.内环境(B)
(1)概念: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
(2)调节机制:主要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调节实例:;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考点6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A) (P32)(P25~P27);3.血糖调节;(2)血糖平衡的调节;(1)免疫系统的组成:
①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场所(胸腺、骨髓等)
②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
③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功能:①防卫功能(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②监控功能 ③清除功能;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B)
(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病毒) ;(1)发病机理: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得人体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2)症状: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此后,相继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疲,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麻痹,最终死亡;3.4 种群和群落
考点66 种群的特征 (P60~P64); 年龄组成: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1)样方法:常用调查植物、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B);2.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物种和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水平结构: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