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7激励.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学-7激励

本章主要内容 激励概念 激励的对象 激励与行为 激励产生的原因 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激励需求理论 激励过程理论 激励实务 一、激励概念 激励(motivation),在管理学的一般教科书中,通常是和动机连在一起的。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把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 激励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 无论是激励还是动机,都包括三个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一般而言, 动机是指诱发、活跃、推动并引导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激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激励,管理学的解释 激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 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员工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因此,激励工作需要耐心。赫兹伯格说,如何激励员工:锲而不舍。 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从对激励制度的宣传、企业员工个人的了解,到对员工行为过程的控制和对员工行为结果的评价等,都依赖于一定的信息沟通。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直接影响着激励制度的运用效果和激励工作的成本。 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实现组织成员个人目标,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二、激励的对象 激励的对象是人,是组织范围内的员工或领导。 正确认识激励对象,有助于体现领导的管理学职能,意味着组织中的领导者应该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出发,认识员工的组织贡献行为。 通过认识激励对象说明: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不同需要在不同条件下会诱发不同的行为。 组织中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某种方法和途径,使得组织成员或群体为完成组织目标而积极行动、努力工作。 就管理者而言,激励表现为一种由管理者所实施的,意在引发、维持和促进人们进行组织所预期的行为的管理活动过程。 激励的目的 人们选择并加入某个企业,在企业中被置于一定的岗位,为履行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这一过程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从个人看,该组织具有满足他特定需要的现实功能;从组织来看,则确认个人能够胜任组织任务,而且组织也的确能够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满足其个人要求。个人通常希望组织能满足其更多的需求,而组织则常常要求组织成员付出更多努力。只有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因此,激励的目的在于从既定的组织目标出发,寻求组织与个人在目标、行为上的内在一致性,从而达到两者之间在行为及其效果上的良性循环。 激励的作用 心理学家詹姆士发现普通人在工作时一般只运用了10%的潜力,这尚未用上的潜力可通过适当的技术开发出来。按时计酬制度下员工只需发挥20-30%潜力即可“称职”,若给予充分的激励,潜能的利用率可上升到80-90%。所以激励就是推动个体付出努力的一种心理诱导。 “激励实验” 要求对A、B、C、D四个人数相等的组,辨别指定光源的发光强度变化,认为有变化即向实验者报告。对A组不给予任何奖励的暗示;对B组每正确辨别一次奖励5分钱,每错报一次罚款1角;C组实行个人竞赛,看谁觉察力最强;D组实行集体竞赛,说要跟另一组比赛,看哪组觉察力最强。各组实验结果(平均误差次数)如下: 实行激励的三个组的绩效明显高于未施行激励组,个人竞赛组绩效最好,说明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激励水平(积极性)的高低。 三、激励与行为 行为是对某种需求的追求 激励是组织成员的行为的动力,而行为是人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无激励的行为,是盲目而无意识的行为;有激励而无效果的行为,说明激励机制出了问题。 注意激励与行为的匹配问题。 四、激励产生的原因 内因:人的认知知识(需求、价值观、 行为准则、对行为对象的认知等) 外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土、阳光、空气等;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劳动条件、经济地位、文化条件等。 五、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激励的出发点是激发人未满足的需要,因此需要是领导者指挥和鼓励下属的行为基础。领导的目的是通过他人的活动或投入,实现组织的目标。 员工个人的需要:生存和发展、心理、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领导者的需要:对制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