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古史笔记:第十章:东晋南北朝
中古史笔记:第十章:东晋南北朝
(东晋,公元317——420年)
(南朝,公元420——589年)
东晋和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状况,是两汉以来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状况的继续和发展。就地主阶级来说,在西汉前期,还可称作新兴地主阶级。此后,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和地主阶级自身的发展变化,其上层先后有豪强地主、世族门阀、士族(三个名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时混用)等不同名称,其积极的历史作用越来越小,消极的作用越来越大。到东晋南朝时期,则日益走向腐朽反动,亦逐渐没落。其中、下层,也就是中、小地主,庶族地主或寒门地主,其经济、政治地位却在上升,并逐渐起着较大的作用 。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晋后期至南朝整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发展。
第一节 东晋偏安江南
一、东晋的建立
1、永嘉南渡
永嘉(307—313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在永嘉之前,中原地区曾发生过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这次变乱直接招致了永嘉时期的民族斗争。匈奴和羯族的首领刘曜、石勒等率领部众,残酷地屠杀汉人。永嘉四年(310年),刘曜在今河南东部攻下汉人坞堡一百余处。同年,石勒在今湖北襄樊一带攻下坞堡三十余处。后又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击败晋军主力,晋军死者十余万人。同年,刘曜攻陷洛阳,纵兵大肆屠杀焚掠,洛阳化为灰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晋朝的官民实在无法忍受,就大量南逃,史称“永嘉南渡”。
2、“王与马,共天下”
公元316年(建兴四年),西晋灭,南方的官僚和南逃的北方士族的首领们于次年拥立司马睿为晋王,又次年称帝,是为元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司马睿在洛阳时,就与王导“素相亲善”,“契同友执”。后以王导为高级幕僚。王导属琅琊王氏,是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他随司马睿到建邺(建康),建议睿从南来的士族中,“心明眼亮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争取“侨姓士族”的拥护。又建议拉拢江南“吴姓士族”。他说:“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以上均引自《晋书?王导传》)。司马睿也得到“吴姓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王导和其族兄王敦的功劳最大。他以王导任丞相,掌大权。以王敦任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几乎包括当时东晋全境)诸军事、江州刺史。所以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之说。在司马睿登帝位,接受将吏朝拜之时,他让王导“升御床共坐”(《晋书?王导传》)。可见王家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之高。朝廷和地方官吏,几乎都由侨姓或吴姓士族或其子弟充当。当时,“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东晋王朝一建立,就显露其为士族门阀大地主的政权性质,政治和社会情况一直比较混乱。
二、东晋北伐
东晋建立之前和建立以后,曾几次出兵北伐。影响较大的是由祖逖(ti替)和桓温领导的北伐。
1、祖逖北伐
祖逖是范阳遒(qiu酋,今河北涞水县北)人,士族家庭出身,曾做过职位不高的官吏。在刘曜攻陷洛阳时,他率亲族邻里数百家,南逃至泗口(今江苏清江市北)。《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在南逃中,“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他被流民推为“行主”。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后又调他到京口,任军谘(zi兹)祭酒。
2、桓温北伐
桓温是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晋明帝之婿,任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吏。荆州刺史。公元347年(永和三年),他率军入蜀,灭了賨人李氏的汉国(李雄称成都王,国号成。公元338年李寿(雄侄)改国号汉),声威大振。他后来曾三次北伐。第一次是在公元354年(永和十年),他亲率步骑四万八人,连破氐族苻健军,直抵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当地居民“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晋书?桓温传》)桓温因军粮不继,未能攻克长安,退返襄阳。桓温向晋穆帝建议还都洛阳;又建议自西晋未年南迁的士庶人等,一律返回故乡。可是这时自皇帝下至达官贵人,均安于江南一隅,不愿北还。桓温的建议未被采纳。后来桓温返回江南,洛阳和其他已收复的土地又相继失掉。第三次北伐是在公元369年(太和四年),桓温率步骑五万人大破前燕军,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可是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截断了晋军的粮道,桓温只得退兵。在退兵途中,晋军遭到前燕骑兵的追击,死者三万余人。
桓温北伐,虽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可是东晋统治集团内部却勾心斗角,破坏北伐,所以很难成功。
三、肥水之战(肥水亦作淝水)
1、北府兵的建立
桓温死后,其弟桓冲为中军将军、扬豫二州刺史,代掌兵权。这时氐人建立的前秦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对东晋的威胁日益严重。桓氏原来与另一世家大族谢氏有矛盾。桓冲为了缓和桓氏与谢氏以及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以便团结起来抗击前秦,就主动解除了自己所兼扬州刺史一职,让与辅政的谢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路基础》陈佳新(习题详细参考答案).doc
-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中学高一(下)期末考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5秋《学霸提高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年级语文上册.pdf VIP
- 安徽二造水利一计量与计价实务课程讲解.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P208).docx
- 药品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附件6.doc
- MZT 174-2021 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基本配置.docx VIP
- 中心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专家共识解读2025.pptx VIP
- 2025《建筑施工行业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新修订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