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酒病病因病机考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酒病病因病机考略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医酒病病因病机考略 周璇沈奇吴颢昕戴建国通讯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饮酒过量可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病证,统称“酒病”,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各类酒病形成,特别是其病因病机研究备受关注。为此,将其系统梳理,探讨酒病病因病机,有利于促进传统医学对酒病的辨证施治。   【关键词】中医酒病;病因病机;文献整理   【中图分类号】R19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485-01   《黄帝内经》谈到酒邪为病时提出“酒悖”和“酒风”证候。《灵枢middot;论勇》中对酒病是这样论述的[1]:“酒者,水谷之精也,熟谷之液是也,气剽悍,入胃,则胃胀,气逆,滞于胸,胆横肝浮…名曰酒悖”。“酒悖”即饮酒之后,行为失节,悖于常态。“酒风”即饮酒中风而病。这是我国传统医学关于饮酒致病最早的记载[2]。   《金匾要略》将酒病称之为“酒疽”[3]。酒病最早见于《脉经》,为“酒病”之首论[4]。之后对其有“酒瘾”、“酒癖”[5]、“酒客病”[6]、“伤酒”[7]、“酒厥”[8]、“酒鼓”[9]、“酒风脚”、“酒痰”等称谓。   2酒病病因   21酒之性味:众所周知,饮酒过量是饮酒致病的重要因素,中医最早对于饮酒的致病论述始于《黄帝内经middot;灵枢middot;营卫生会》[10]。众所古医籍均认为“酒气盛而剽悍”[11],过量饮用对人体的平衡产生影响而发生酒病。关于酒的专论首次出现于南朝梁代的《本草经集注middot;果菜米谷有名无实middot;米食部药物middot;中品middot;酒》[12],记有“味苦,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是其有毒故也[13]”。不但明确指出了酒的性味,还表明其具有毒性。唐代苏敬中认为酒行药势,具有杀百邪之恶毒气[14]。”。宋佳认为之后的医典籍均沿用此轮[15],可见酒所具有的的毒性,医家们有着一定共识。   22酒邪偏性:元代王好古对酒病有这样的描述[16]:“按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葛花解醒汤备矣”。在研究酒的性味外,提出为酒湿邪的论点。其后医家也大多都认同此论。酒性湿热,在当时也成为了比较主流的观点。但也有人对这一说法持有异议。我们在查阅医古典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发现“酒寒”理论与“酒湿”理论是互为因果、互为说明的关系。《舒氏伤寒论集注》对酒病是这样论述的:“酒中热湿皆有,湿热均可为患,皆可因本气患之。若本气虚寒,则湿可致病,日积月累,则阳神日衰…法当急驱其阴,以回其阳[17]”。机体的性质不同,酒的热性表现不同,取而代之是湿邪容易积聚,表现出一派阴寒证候。因此,“酒寒”说与“酒湿”说体现了酒对不同个体体质条件下的作用。宋歌[18]也认同酒病的质湿质寒关系。   23机体自损:古代医家均认为个体自身情况是酒病的一种重要致病因素。《华佗神方》中对酒病有这样的记载:“患者身目发黄……沉弦者先下之[21]。”.表达了患者发生酒病出料过量饮酒外,饮酒者的自身体质虚损也是病因之一。北宋朝官所著《圣济总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论曰胃弱之人,因饮酒过多…故谓之酒癖。”在《圣济总录middot;卷第六十middot;黄疽门middot;酒疽》中赵佶敕等[19]明确指出在“虚劳”人群中,过量饮酒易导致酒病。   24酒后房劳:酒后“房劳”也是古代医家提出的酒病病因说之一。此先圣之格言,实后人之龟鉴也[20]。”像这样酒与房劳相互作用导致酒病的记载在文献中较多,古代医家均一致认为酒和房劳是酒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如叶天士在《叶选医衡.卷上.酒人多中风说》中所言:“若酒色并嗜之流,又为双斧伐木,其仆可立而待,不得独冤狂乐矣[21]”。   3酒病机理   由病因研究可知,酒毒为湿热之邪,如《灵枢middot;论勇》于胸中,肝浮胆横。”指出酒毒初伤脾胃,后伤肝胆,又“酒循经络,留着为患。伤肺则变咳嗽消渴,伤心则变怔忡不寐,伤脾则变痞满疽胀,伤肝则变胁痛吐血,伤肾则变腰软阳痰,此五脏之受病也[22]。”成为不同系统病变,互相影响,在不同系统,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不同,一般难以辩证[23]。但可根据其病发特点划分为四个阶段。   31酒入脾胃致湿阻气滞:自《内经》始,皆言酒病先伤脾胃。其以湿阻气滞为主。对于此时病症,医家在酒病方中多用米粉、白面等以养胃气[24]。如李东垣尤重脾胃,在其名方“葛花解醒汤”中便以人参、白术、茯苓等扶正养胃[25]。   32酒积肝胆致气滞血凝:酒入脾胃后,因酒毒湿热蕴结中焦,则脾土奎滞,土奎木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渐则气滞血凝,气、血、酒相携。如“酒癖”证,其凝结于胸胁腹下,导致胁胀而痛,饮食减少。《诸病源候论》有:“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气急而痛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