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海龙作品评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庞海龙作品评述

“灰·尘”——是虚无缥缈,还是良药苦口? 我看了2011年10月12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举办的“外滩”+“灰·尘”:三水和庞海龙作品展。在观看与艺术家交流后才知道这个作品的深刻含义和反映的中国问题情境,作品的社会学意义大于艺术价值本身。这些装置作品与毛同强的地契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都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是受西方的影响,没有自己的本土文化根基,但是这些作品绝对是本土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融合体。绝对不是模拟西方的怪胎、孤魂野鬼。并非是艺术家玩个人经验,而是上升到了社会文化这个大背景的高度。我要引用批评家高龄《为什么要追问历史?——再评孙晓晨的作品》的一句话“我曾撰文指出其意在用视觉艺术的形式唤起人们对逝去记忆的再认识,对时间流逝的再意识”。作品给人很深的印象:冲突,是静止的作品与运动的社会的冲突。维特根斯坦在他的《逻辑哲学论》中的尾中声称,“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必须沉默”,作品呈现的是静止作品的沉默,是“澄怀观道”的沉默。艺术家把这些单个的现成品用排列组合的方式,收索背后的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意义。从另外一个视野为观众温故和再思考社会的发展的轨迹,艺术家试图用现成品自身的功能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权力资源、制度关系、社会结构——来呈现社会的发展一个时代的生物链。 当代艺术法律保护的问题: 在展览现场有人质疑这些是不是艺术作品,只是生活中的现成品,现成品的挪用,早在杜尚就开始了。虽然源于西方,但这种问题现在国外也时有发生,前不久德国发生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德国已故艺术家马丁· 基鹏贝尔格,他的一个价值80万欧元的装置艺术——主题是当屋顶开始滴漏时——那个黑色小盆被清洁工擦洗得很干净,然而无心的辛苦却换来了艺术的毁灭。这件事引发了对艺术品的探讨,当代艺术品挪用现成品到底是不是艺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其中体现艺术的独创性、智力成果、客观的表现形式。怎样把这个作品进行自己的阐述是最重要的,这也是独创性的体现,是应该受到法律保护的艺术品。 对灰尘的阐释: 据说这个灰尘的来源,一部分是来自艺术家老家哈尔滨,另一部分来自上海。对灰尘我不得做出思考,查下字典可以知道:“灰”字(1.?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 2.?尘土);尘(1.?飞扬的灰土: 2.?佛家、道家指人间)结合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家已经采用了这两个意思,并且是物质与精神的应用。这个时候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明代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岂知转眼之间灰飞烟灭,金山化作冰山,极是不难的事。”会不约而同的的来到你的脑海。 对灰尘系列的对比: 用灰尘做创作材料的,庞海龙不是第一人,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2004年用灰尘作为创作了作品《何处染尘埃》,这个灰尘不是一般的,而是“911”的灰尘,是代表生命和重大事件的,更是艺术家徐冰心有所系的。深知禅宗内涵的慧能回应禅师神秀的名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徐冰读到的时候来了灵感,但是国人面对徐冰获得英国威尔士阿尔特斯蒙蒂国际当代艺术大奖的作品,却讨论的是“当代艺术与东方智慧”(这个又不是新的话题,朱其主编的《当代艺术理论前言——美国艺术与禅宗》,关于美国战后受东方禅宗影响的艺术),又像是窃喜,这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吗?而不像西方的媒体关注的生命。徐冰的灰尘是局部恐怖袭击和生命的化身。但是,庞海龙的灰尘更具有广泛性、空间性、文化性、关怀性,但是他们都有宗教性,对生命的探讨,但是庞海龙关注的范围要广得多。2009年8月份,美国德克萨斯州维姆伯利的美术设计师瓦德在满是灰尘的车窗玻璃上用描影法画出了《蒙娜丽莎》、《爱因斯坦头像》等,他是信手涂鸦的心态,没有对生命的思考,纯属“意外”创作,是对空气污染的见证,没有更广泛的社会学意义。假如这种情况引起社会风潮的话,车窗上全是艺术作品,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交通事故。 作品的阐释: 作品涉及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物质的、精神的。灰尘的作用是想掩盖掉这些生活中的现成品?还是勾起人们对他们的记忆?是可想而知的。在作品中最能让人展开遐想翅膀的作品是开着幅度不大的布满灰尘的窗帘,究竟里面是什么东东?是生活的经验交流,还是潜规则?是社会主义的均分主义,还是条条框框的约束与限制?给人身临其境但又点到为止的感觉,引起自己思想的斗争,大众的讨论,这也是展览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像大喇叭筒(现在农村的村党支部还在用,用于宣传党的指导方针)、电视(还在放着新闻),让人亲近,又让人压抑,这是对政治的隐喻。同样富有政治隐喻在人的最高端还有高处不胜寒的军帽,也是化妆时一个很好的工具,让角色转化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