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现当代文学部分.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现当代文学部分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现当代文学部分 自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99年间的文学创作,理论界称之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概述 一、“五四”文学革命 1、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创刊为标志,兴起了新文化运动。1917年提出了“文学革命”。胡适在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最早系统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以白话文学为正宗。陈独秀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 钱玄同从语言文字的进化角度阐述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必然性;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周作人发表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新文学的要求》等一系列文章,反映了他的“人的文学”等主。文学革命在创作上也取得重大成就。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文显示新文学的实绩。 2、“五四”前后,旧文学势力与新文学运动发生了三次交锋:①与林纾的斗争;②与“学衡派”的论辩;③与“甲寅派”的论争。 3、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孙伏园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主要刊物有革新过的《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戏剧》等,并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并鼓吹“为人生而艺术”。在创作上,该派的作家大多以反映社会和人生问题为主,尤其注重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灰色,并遵循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07、09考过 4、创造社于1921年成立于日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等人。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创造社主要倾向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表现自我”、“尊重个性”,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后期创造社则出版了《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偏于“左”倾。08考过 5、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五四文学革命发生于“五四”运动这场伟大的,促进中国近、现代历史转换的反帝爱国运动提供了思想上与舆论上的准备,除此而外,它还具有十分深刻而深远的历史意义。①全面否定了整个封建思想基础与文化体系;对中华民族从封建桎梏中挣脱出来,产生了极大作用。②确立了现代“人”的观念,以及个性解放、民主、科学等现代意识;③宣告了古典文学的终结与新文学的诞生,旧文学中常见的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农民、工人、新型知识分子所取代,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文学观念、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的革新;④密切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它不仅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与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且以其自身的丰富探索汇入了世界文学的洪流。 二、20年代文学创作 1、初期白话诗。胡适的《尝试集》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白话诗的共同特点是:①在“劳工神圣”的社会思潮影响下,许多诗歌写到了下层劳动者的生活;②在“五四”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不少诗歌传达了个性解放的要求;③大多数创作呈现着直白浅露的弊病,或偏离了诗歌的艺术规范,流露出一种散文化倾向。 2、小诗。冰心的《繁星》、《春水》 3、格律诗派,主要指新月社的诗歌创作,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理论(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赋予新诗创作以一定的美学规范。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陈梦家等。闻一多诗集有《红烛》、《死水》。徐志摩的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4、象征诗派。主要指20年代中后期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诗歌创作,李金发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将象征手法引入中国诗歌创作之中,注重表现主体的内心感受,突出强调“暗示”在诗歌表现中的重要性,以异乎寻常的联想、隐喻、幻觉、梦境等将远距离的事物中的某些联系勾连到一起,进而造成朦胧、神秘、怪异的诗境,还有穆木天、冯乃超等人。 5、郭沫若和《女神》,《女神》的思想艺术成就(导读第219页简答第二题) 6、“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先有“问题小说”,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王统照等人。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人生的问题,有一定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但由于通常“只问病源,不开药方”,或以抽象的“爱”和“美”来净化人生,很快式微。随后是乡土小说,1923年左右在鲁迅的影响下,许杰、王鲁彦、王任叔、许钦文、台静农、彭家煌、废名、蹇先艾等人开始创作乡土小说,乡土小说的作家大多来自乡村、寓居京沪等大都市的青年知识分子,目睹现代文明与宗法制农村的巨大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展示了故乡农村或小市镇得特殊的生活风貌,其风格大多清新、刚健、质朴,涂抹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7、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5月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