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形态变化探讨.docVIP

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形态变化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形态变化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形态变化探讨 张黎明1 刘莉莉2 (1枣庄市立医院消化内科 山东枣庄 277101) (2枣庄市立医院妇产科 山东枣庄 277101) 【摘要】 目的 研究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与不典型增生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内镜检查的528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典型增生与胃黏膜形态变化的关系。结果 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2.4%。不同年龄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下不同黏膜形态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典型增生在溃疡、大结节(>5 mm)顶端无糜烂或溃疡、大结节顶端糜烂或溃疡三种形态下内镜检出率较高,均超过5%。结论 胃镜下黏膜形态与不典型增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内镜医师可根据黏膜形态变化在相应部位取材,以提高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 【关键词】不典型增生 胃镜检查 病理诊断 目前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前列,其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胃癌死亡率率有上升的趋势[1]。不典型增生作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胃癌发生的多步骤演化过程,与胃癌关系密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4年胃镜检查患者的资料,以研究胃镜下黏膜形态改变与不典型增生的关系。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对我院2008年~2012年行内镜检查的5282例患者(胃癌、淋巴瘤等恶性疾病患者除外)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同年龄段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情况及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与不典型增生的关系。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内镜检查均由主治以上医师操作,内镜下将胃黏膜形态分为光滑、充血水肿、糜烂、粗糙呈颗粒状、溃疡、小结节(<5mm)顶端无糜烂或溃疡、小结节顶端糜烂或溃疡、大结节(>5mm)顶端无糜烂或溃疡、大结节顶端糜烂或溃疡等9种类型。活检原则是内镜下无病损者于胃窦距幽门2~3 cm大、小弯处取组织2~3块,有病损者于病损处取组织3~5块。活检标本用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病理诊断由病理科两位主治以上医师共同予以认定。 1.3 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运用SPSS11.5软件分析,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内镜检出情况 内镜结合病理结果诊断为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共计127例,其中单纯不典型增生患者37例、肠上皮化生合并不典型增生患者90例。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总检出率为2.4%。不同年龄段不典型增生检出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5282例患者中不典型增生的检出情况 注:各年龄段不典型增生检出情况比较,χ2=25.6。 2.2 胃镜下黏膜形态改变与不典型增生的关系 不同胃黏膜形态下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不同:不典型增生在溃疡、大结节顶端无糜烂或溃疡、大结节顶端糜烂或溃疡三种形态下内镜检出率较高,均超过5%。各形态组间不典型增生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各黏膜形态下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情况 注:各形态组间不典型增生检出情况比较,χ2 =189.7。 3 讨论 目前胃癌发病的多阶段模式(Correa模式)已被广泛认可,即从正常胃黏膜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最终发展成胃癌[2]。不典型增生作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其发展呈一动态过程,随着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增加,其癌变风险也相应明显提高。有研究表明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相对危险度分别可高达正常的26倍和132倍[3],因此及早发现不典型增生并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胃癌病死率的关键。在目前基层医院,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仍主要依赖于普通电子胃镜结合取材标本的病理学结果。通过对我院5282例胃镜检查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为2.4%,较管仁珍[4]等研究的3.37%略低。我们同时对不同年龄段不典型增生内镜检出率进行比较,发现在不同年龄段内镜检出率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呈现出一种上升的势态,但这一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 目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不典型增生内镜诊断标准,确诊主要依赖于内镜医师严格的内镜评估以及正确的取检部位。常规内镜活检常因活检的盲目性或活检深度等因素的影响,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