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近自然,回归传统
亲近自然,回归传统
—论徐志摩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融合
姓名:杨丽英 班级:02级中文本科函授建瓯班 学号:
指导教师:颜向红
摘要:关于徐志摩的诗歌,鲜为人所论及的是,与中国古诗的关系。他的诗歌创作以大自然为契合点,达到了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融合。
主题词:徐志摩、大自然、物态化、托物言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融合
朱自清认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①。然而,从徐志摩生前至今,中国社会的思想状况处于迅速的变更中,也由于他本身创作思想的复杂性,我们对他的认识一度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徐志摩与自然及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理解其诗歌创作。
一
大自然参与了徐志摩的人生。童年时代,他就“爱在天穹野地自由自在的玩耍,爱在灿烂天光里望着云痴痴地生出一个又一个的幻想。”登高望天,幻想“满天飞”,这一童年的愿望流传在诗人的一生之中。徐志摩是这样久久地如痴如醉地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康桥“草深人远”、“一流冷涧”的景致让他着迷;翡冷翠澄蓝的天空、温驯的微风让他充满了遐想;印度的深秋让他春意融融,他的足迹与神迹融进了天目山、西子湖、北戴河等等名山秀水。他喜欢把课堂搬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他遐想着唐代的月色、阳光、猿啼、涛响,他一再呼吁人们“回到自然的单纯”、“回到自然的宫胎里去重新吸收一番营养”②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徐志摩人生道路上的几次危机性时刻,都是大自然抚平了他心灵的创伤,大自然也成了引发徐志摩感兴的最主要的场所。他忘情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淡山明水”之中,忘却了身外的社会,也无意感受种种文化的冲突与重压。他在学生时代就不是那么的勤奋刻苦,“对学习并没有真热心”,对林林种种的文化典籍也没有太多的兴趣,其恋恋不舍的“故乡”是风光旖旎的康桥。面对大自然,徐志摩显出他的单纯、天真与随和。
对自然的亲近、皈依是徐志摩思想与艺术追求的基础,他的其它精神趋向如民主个人主义,“英国式的布尔乔亚”思想以及“单纯的信仰”、“爱、自由、美”等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得到统一的。
徐志摩宣称:“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他的的确确是站在民主个人主义的立场上来理解人、理解人的个性、自我、情感、人格的尊严乃至到社会革命。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徐志摩所一再咏叹的个性、自我、情感、人格都绝不带有任何的极端主义倾向,倒是常常与“和谐”相联系,又与“现代文明”的狂欢恣肆相对立,这就不是真正的西方意义的民主个人主义了,与“五四”时代郭沫若“天狗”式的个性奔突也判然有别,而这样的“和谐”又显示出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例如他在《泰戈尔来华》一文中说,“我们所以加倍的欢迎泰戈尔来华,因为他那高超和谐的人格”,“可以开发我们原来淤塞的心灵泉源”,“可以纠正现代狂放恣纵的反常行为”。这样高超的和谐更多地出现在自然环境中,“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③徐志摩强调在大自然怀抱里应当“独处”,或许这就是他的“个人主义”的真实内涵吧。并非是现实生命与众不同的独立,而是在无干扰的条件下以个人的感官去细细品味自然那和谐的韵致,“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象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④。
徐志摩所追求的“美”也不是在生命搏击下的灿烂辉煌,不是力量的美,雄健的美,悲剧的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徐志摩是很难如郭沫若那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也不可能从闻一多的“死水”里开垦出美来,他所谓的美应当是浑融圆润,和谐宁静的自然之美。他还用同样的美学标准去欣赏人,在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儿面前,他感到:“仿佛你对着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水洗净的湖山,霞彩纷披的夕照,或是南洋莹彻的星空,你只觉得他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不可说的美。”⑤
徐志摩为之奋斗的“自由”有着多重涵义,“生活里的自由”、“灵魂的自由”、“思想的自由”等等,他还为捍卫自己的“自由”而大谈其政治理想,大作其思想批判文章,不过,仅就他的人生实践尤其是艺术实践来看,“自由”却并不是向世界挑战,通常还是徜徉山水,自得其乐,不受他人干扰的一种“逍遥”状态。
“爱”被徐志摩视作生命的中心,尽管人们总是把它与西方文化的“博爱”精神相比附,但纵观徐志摩的言论与吟咏,我们可以知道,徐志摩并没有那样的圣洁,他的爱是凡人之爱,是立足于实地的男女之间的至情至爱,是人与人之间的朴素的世俗情怀。宗教式的博爱把我们的心灵带离人间,带离大自然,直奔天堂,凡人之爱却与人间融会贯通,与美丽的大自然相映成趣,徐志摩感受中的爱的激怀就经常与他对自然的激情相互说明。
把个人的独立作为自得其乐的心境,把美认定为和谐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煤矿供电设计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示例.pdf VIP
- 脑卒中后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ppt VIP
- DG/TJ 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pdf VIP
- 2025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word文档)完整版.doc VIP
- 绿色建材应用计划与措施.doc VIP
- 2025年下半年扬州大数据集团公开招聘3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练小题刷大题提能力:专题 02 建议信 (应用文写作)(解析版).docx VIP
- [轨道交通 客车电气装置]塞拉门.pdf VIP
- 专题 02 建议信 (应用文写作)-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练小题刷大题提能力(原卷版).docx
- 项目九模拟驾驶教学设计---稷山县蔡村初中赵柳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