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的大一统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单元线索(220-589 年) 魏晋以来,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了士族制度。 东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 东晋南朝时,士族的势力很大, 他们在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 经济上占有很多土地和劳动力, 文化上崇尚清谈。当时的皇帝都得依赖士族支持。 由于士族日益腐化,南朝末年,士族势力逐渐衰落,庶族地主逐渐取得政治地位。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先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士族制度 * 封建大一统时期 —秦汉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外交: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民族: 文 化: 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边疆开发、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是我国外交的开创时期 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 一、秦朝的统治 1、秦的统一:(条件、经过、意义)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措施、评价) 3、秦朝的灭亡: 知 识 线 索 秦统一的条件 1、经济因素: 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联系加强 2、政治因素: A、战国时废分封,行县制——政治基础 B、民族间的联系加强 C、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D、长期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3、核心力量: A、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 B、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强大 4、领导者素质:赢政的雄才大略及采取的正确策略 二、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1、特点:“汉承秦制”、又有所损益 2、表现 A、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度:刺史制度 C、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E、承袭秦朝的赋税制:编户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和巩固 D、选官制度:察举、皇帝征召 统一越族地区;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修筑长城 表现 两汉 秦朝 西汉 东汉 汉高祖至汉景帝 汉武帝 汉元帝 (政策、原因?) (变化?) 西汉: 东汉: 张骞通西域;西域归属中央 班超经验西域;重设西域都护 匈奴 西域 西南夷: 百越: 三、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体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总特征: A、南方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的加强 B、西部与中原的贸易和交流的频繁 C、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1、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交通发达、民族政策的正确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 2、经济发展 3、交通发达 4、民族政策的正确 表现 朝鲜 日本 越南 丝绸之路 安息 大秦(欧洲) 陆上 海上 路线 意义 丝织业的发展、张骞通西域 路线 意义 条件: 中国先进技术西传 中国开始接受外来文化 四、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特征 A、对外交往的对象主要是亚洲国家,商品以丝绸、铁器为主,且以输出为主 B、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而且开始吸收外来文化 两汉时期,有利于对外交往发展的因素? 1、国家长期的统一 2、经济发达 3、文化繁荣 4、交通发达 5、政府重视和支持 五、秦汉时期的文化—大发展 特点 1、统一和多样化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4、气势恢弘 六、秦汉时期的文化—大发展 表现 历法、数学、医学、造纸 科技: 哲学与宗教 史学: 文学: 雕塑与绘画 哲学: 宗教: 董仲舒、王充 佛教、道教 《史记》、《汉书》 赋、乐府诗 六、秦汉时期的文化兴盛的原因 长期统一,政局稳定;统治阶级重视 农业比前代更发达,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民族间联系加强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继承: 继承了先秦文化的成就 重难点问题与规律总结 一、实现国家统一的一般规律: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核心力量: D领导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2024医院等级评审自评报告.docx VIP
- 2025汇能控股集团内蒙古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出生缺陷防控培训试题(附答案).docx
- YB-4001.1-2007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第1部分:钢格栅板(中文版).docx VIP
- 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理论试题网络安全(含答案).doc VIP
-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要求.doc VIP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华成英第六章习题解答.pdf VIP
-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要求.pdf VIP
- 2025年4月高考语文模拟好题:语言文字运用专题(附答案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