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故事大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的故事 温州有许多民间故事 ,虽然很 老土 ,但小孩们也是很喜欢听的 磨刀磨铰剪 炒肉炒白鲞 磨刀师傅经常翻山越岭, 从东方日出忙到夜幕降临, 甚至野餐露宿。 不过这种服务还是 颇受欢迎的, 特别是家庭主妇, 一听到吆喝声立刻忙着招呼上门, 然后把家里的菜刀、 柴刀、 剪刀、 铰刀统统搬出来, 让磨刀师傅一一磨个锋利好派用场。 因此,有时一户人家就得花去 半天的工夫。 也有的人家比较客气, 若到了用膳时间也会招待磨刀师傅。 一日快到中午时光, 磨刀师傅正在为一户财主人家一大叠锈迹斑斑的刀具犯难, 感到既费时又费力。 突然听到隔 壁房里有人嚷道: “伙计啊,老爷有吩咐, 日昼 (指中饭)炒肉炒白鲞招待磨刀师傅。 ”这时, 磨刀师傅的精神马上振作起来, “呼呼呼”地磨得更有劲了,磨出的刀具又白又锋利。因为 这“炒肉炒白鲞”是温州人的一道家常名菜, 其材料主要为鲜猪肉和黄鱼干搭配相炒。 在旧 时,像磨刀师傅那样的手艺人难得吃到这类菜肴。 这句俗语其意谓:磨刀师傅的生活清贫, 作业劳累, 由此引申为凡事成功,与人的精神 动力至关重要, 而人的精神动力也取决于物质基础。 随着时代发展, 昔日磨刀磨铰剪的行当 已经渐渐销声匿迹,但炒肉炒白鲞却仍是温州人招待宾客的一道家常好菜。 江心寺后凤尾鱼 江心寺后凤尾鱼相传和宋代的才子王十朋有关。 王十朋未中状元时, 曾在江心寺中苦读 诗书,由于寺中生活清苦, 住持法师很心疼王十朋, 于是就想弄点荤腥的东西为他补补身子。 他看到云房外面放着许多刨花(木工师傅的下脚料)和锯末,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将刨花 撒上锯末投入江中,口念咒语,顿时化成满江鱼儿。某一日,王十朋江边吟诗作赋,朗朗书 声在江面上流动,忽然,只见江面上荧光闪烁, “哗啦哗啦”之声不绝于耳。原来是成群结 队的子鲚(凤尾鱼)浮出水面,聚集在一起听王才子吟诗,只听得如痴如醉、津津有味 ,, 王十朋见之,觉得好玩, 于是拿出一把剪刀, 捞起一尾凤尾鱼剪它的尾巴, 试试这鱼有没有 反应,可是, 剪了半天, 子鲚们由于过于迷醉诗声, 居然被剪开了尾巴也全然不觉 ,, 所以, 江心屿的子鲚和别处的有所不同, 尾巴开花分叉, 其他地方的子鲚大都尾巴尖而细, 老人们 都说这是因为被王十朋剪了尾巴的关系。 七月七与“巧人儿” 农历七月七(本月 22 日),在百岛洞头操闽南语的居民中,至今仍有请“七星亭”和吃 “巧人儿饼”,以纪念七仙女的习俗。 七星亭,用竹篾结扎彩纸糊贴成亭阁形状,彩笔描绘花卉,亭中贴有七仙女图像,分圆 亭(两层或两层以上) 、扁亭(单层)两种。巧人儿饼是把按比例的糯米、粳米混合磨成粉, 加入糖和食用红色颜料糅合做成饼, 再用木刻的印模印出各式人物和动物形状后蒸熟。 七夕 夜晚,家家户户以七星亭和巧人儿饼及其他果品祭拜七仙女 (家中如没有 16 岁以下孩子的, 也可以不请七星亭) 。然后焚烧纸亭,分食米饼。 关于这一习俗的来历,民间有一段传说。 很早以前, 王母娘娘化装成乞丐下凡体察百姓善恶, 看到大工地上有人把糯米掺入蛎灰 油泥中,用石臼捣合,便上前乞讨。管家骂道: “快滚!这是我家老爷建造坟墓专用的! ”挥

文档评论(0)

raphael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