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杂交实验的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果蝇杂交实验的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姓名摘要:果蝇作为遗传材料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因此是遗传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动物之一。此次实验我们选用6号突变体果蝇和14号突变体果蝇,通过正反交实验,观察后代中果蝇的各种性状,结合各种统计处理方法,来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基因连锁互换规律和基因上位效应,旨在通过实验验证这些遗传学基本规律,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以及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此次实验,我们达到了实验目的,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关键词:正反交、F1代果蝇、F2代果蝇、遗传学基本规律1.引言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动物之一。属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成蝇体长约2.5mm,全球均有分布,现已发现3000多种。遗传学研究常用黑腹果蝇。果蝇作为遗传材料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染色体数目少,黑腹果蝇仅四对染色体;具有许多自然的或诱发的可遗传突变性状;世代周期短,25℃下10~12天一代;个体小易于饲养;培养费用低廉;繁殖力强,可以产生大的子代群体供观察分析。因为果蝇有上述优势,也因为Morgan小组慷慨地向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提供各种原种,果蝇迅速成为遗传研究的好材料。100多年来,不仅是遗传学家,生物学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对果蝇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使果蝇成为目前了解得最为深入的物种。有关信息不断积累,实验技术也不断丰富与完善,发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染色体、细胞、生化、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方面的技术与方法,如基因的定点敲除,嵌合体分析等;制备了大量的突变体;筛选了大量的表型标记、具有特定特征的染色体及分子标记;2000年果蝇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使发现新基因、研究基因的功能等变得相对简单。如此丰富的知识与技术,使果蝇成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遗传学者对遗传学问题进行纵深研究,而生物学许多分支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也可借助这些知识与技术研究自己领域中的问题。在此次实验中,我们以果蝇为材料,完成一系列杂交实验。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长翅(M)对小翅(m)是显性,直刚毛(Sn)对焦刚毛(sn)是显性,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Ⅰ号染色体)上;灰身(E)对黑檀体(e)是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长翅(Vg)对残翅(vg)是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6号突变体果蝇突变类型是白眼(w)、小翅(m)、焦刚毛(sn),14号突变体果蝇突变类型是黑檀体(e)和残翅(vg)。此次实验我们选用6号突变体果蝇和14号突变体果蝇,通过正反交实验来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基因连锁互换规律和基因上位效应。材料和方法2.1 材料、试剂和器材实验材料:6号和14号突变型雌雄果蝇若干实验试剂:乙醚、果蝇培养基实验器材:实体显微镜、洁净的白瓷板、小毛笔、麻醉瓶、酒精棉球、酒精灯、火柴、培养皿、标签、恒温培养箱、培养瓶、滤纸条若干、尸体盛留器或小垃圾桶、记录本2.2 方法2.2.1确定实验方案2.2.2收集处女蝇在做杂交实验6~8小时前,选择生长较好、含蛹较多的果蝇培养瓶,将瓶中的所有成蝇都放飞。8小时内,瓶中生长出的雌蝇均尚未发生交配,这是我们需要的处女蝇。收集的处女蝇要求羽化后8~12h不交配,两天内不产卵。2.2.3 第一周接种和培养(1)按所设计的杂交组合,分别将收集到的处女蝇麻醉,将处理好的雌雄果蝇分出性别并确认性状正确后,每一个培养瓶中放入2~3只不同性别的果蝇,在培养瓶上贴好标签,注明杂交内容、日期、实验者。(2)25℃下恒温培养。在接种前几天应观察培养基是否发霉,如发现霉斑,应立即更换培养瓶。2.2.4 第二周淘汰亲本7~8天后蛹变黑时,放飞成蝇(记录日期),即放飞种蝇。2.2.5 第三周观察记录F1代果蝇7~8天后观察F1代果蝇,记录F1代果蝇的性状,统计数字,选出5~6对雌雄蝇做兄妹交。2.2.6 第四周淘汰F1代果蝇7~8天后放飞F1代果蝇。2.2.7 第五周观察记录F2代果蝇和分析实验结果将所有F2代果蝇麻醉,仔细观察、统计不同表现型果蝇的数目。为使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更为准确,要求观察的的样本群体尽可能的大。按照所设计的杂交组合,提出理论假设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检验。3.结果(1)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长翅(M)对小翅(m)是显性,直刚毛(Sn)对焦刚毛(sn)是显性,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Ⅰ号染色体)上;灰身(E)对黑檀体(e)是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长翅(Vg)对残翅(vg)是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6号突变体果蝇突变类型是白眼(w)、小翅(m)、焦刚毛(sn),14号突变体果蝇突变类型是黑檀体(e)和残翅(vg)。此次实验我们选用6号突变体果蝇和14号突变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