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时空演化的历史遥感方法应用研究
朱康任 孙志文 黄宏业 陈宝树 郑劲松
(核工业二三。研究所)
摘要:本文以张家界市城市历史变迁遥感调查研究为例,提出了历史遥感法新概念及其研究方
法,指出历史遥感方法是研究城市空间演化的现代化新手段。
关键词:历史遥感法 张家界市 历史变迁
研究城市历史变迁时空演化发展,属于历史学范畴,属于历史人文地理和区域历史地理
范畴。长期以来,以分析整理历史文献和考察鉴定古代文化遗物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近年
来,在我国城市遥感实践中,将遥感应用于历史学研究,产生了一套全新的历史学研究方法,
我们称之为历史遥感方法。
历史遥感的概念及其方法
遥感就其本质和功能而言,是为某一目的而使用选定的遥感平台和遥感器,对特定的地
面目标实施瞬时的或周期的动态监测的现代化高技术科学。对反映目标物(区)动态变化、历
史发展的遥感技术方法,我们称之为历史遥感方法。其研究方法有
1.1历史信息法
根据某一次遥感资料中的历史信息(古地物信息,近代地物信息)的识别提取研究历史
变化的方法,由于使用的是一种残留信息,这只是带推测性的近似方法。
1.2对比综合法
它是根据对同一目标物(区)多次的或周期性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它
能对各期遥感现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能进行叠合对比综合分
析,从而较准确地反映目标区(物)历史变迁、发展变化轨迹和趋势。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城市的发展变化不但表现在人
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功能的变化,也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扩展变化。这使得应
用历史遥感方法研究城市变迁,特别是研究自有遥感信息记录以来的城市变迁成为可能;并
且我们将看到,相对于其它方法,用历史遥感方法研究城市变迁,其优越性是独特的,无与
伦比的,当然它也要其它学科,如市志学、历史学、统计学等的综合分析。
2 张家界市变迁研究中历史遥感方法的实践
2.1历史遥感资料
反映张家界市的历史变化,特别是解放以来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现存珍贵的历史遥感资
·141·
料主要有
(1)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测绘局航摄的黑白航空照片;
(2)1980年湖南省测绘局航摄的黑白航空照片。
以上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城市结构影像信息,能分辨出城市道路(街道)、建筑等结
构要素,反映城市轮廓范围。
(3)张家界市城市专项微型超低空航空遥感图和Landsat
TM资料,反映的是现今张家界
市空间结构信息。
利用上述遥感资料进行图像数字化处理并输入地理信息系统中,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等历
史遥感方法研究,得出张家界市历史变迁发展的明确轨迹。
2.2 20世纪50年代的大庸县城
大庸县城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古城,据《大庸县志》载,大庸县城始建于明洪武四年
东、南、西、北方向的朝阳、朝天、镇彝、拱极四城门,后又开小东门,明末失修。清康熙
四十六年(1707年)曾补修城墙。雍正十三年改永定卫为永定县,卫城为县城,加砌女墙,五
门均有城楼,城墙周长3600m,高5m,并疏通了城外池濠。咸丰十一年为防石达开攻城,五
门增设炮台十余座,以后几十年失修。民国三年(1914年)改永定县为大庸县,县城名为首
善镇,1935年改名为永定镇,永定二字系袭旧永定县名,一直沿袭至解放后。
1958年航摄得到大庸县城(永定镇)第一份遥感图像,真实地记录了解放初期县城的变
化面貌。从图像上可以看出,清代古城墙仍完整保存,城区仍由古城池和沿澧水河北岸商业
区组成的基本格局未变,但已新修了道路,修建了政府办公楼等一批基础设施,建筑面积扩
大庸公路通车,并开始有木炭汽车2辆,64个座位,通吉首、永顺。县城人口不足1万人。
2.3 80年代初大庸县城
1980年航摄的第二份遥感图像反映出县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1)交通状况的变化
铁路建设:1978年枝柳铁路呈近东西向通过县城南面,设大庸南站和大庸北站,带动了
站区及沿线乃至整个城区城市建设。大庸南站是以货运为主的客货混合站,为湘、鄂、川、黔
4省边区物资集散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