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寿世青编】中医系列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53-寿世青编】中医系列书

【553-寿世青编】中医系列书 篇名寿世青编 书名:寿世青编 作者:尤乘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卷上 篇名勿药须知 属性:仙曰∶古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至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 犹舍本而逐末也。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安可得乎?殊不知病由心生,孽由人作。佛氏谓一切唯心 造,良不诬矣。所以人之七情内起,正性颠倒,以致大疾缠身,诚非医药所能治疗,盖药能治五行生克之色 身,不能治无形之七情;能治七情所伤之气血,不能治七情忽起忽灭、动静无端之变幻。故 仙又曰∶医不 入刑官之家,药不疗不仁者之疾。盖福有所主,祸有所司,报复之机,无一不验。因有天刑之疾,自戕之疾。 其天刑之疾,由夙世今生所积过愆,天地谴之以致斯疾,此孽源于心也;其自戕之疾者,风寒暑湿之所感, 酒色性气之所伤,六欲七情生于内,阴阳贰气攻于外,此病生于心也。《仙经》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 神还虚。 噫!将从何处炼乎?总不出于心耳。故凡思虑伤心,忧悲伤肺,忿怒伤肝,饮食伤脾,淫欲伤肾。药之所治, 只有一半,其一半则全不系药力,唯要在心药也。或曰∶何谓心药?引林鉴堂诗曰∶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 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那有病来时?此之谓心药。以心药治七情内起之病,此之谓疗心。予考历代 医书之盛,汗牛充栋,反复详明,其要主于却疾。然《内经》有一言可以蔽之,曰“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也。 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疗身不若疗心。吾以为使人疗,尤不若先自疗也。 目录卷上 篇名疗心法言 属性:《素问·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老子曰∶人生以百年为限,节护乃至千 岁。如膏之小炷与大炷耳。人大言我小语,人多烦我少记,人悸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 刘河间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根据气立,气合神存。 修真之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持满御神,专气抱一。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神气相合,可以长生。又曰∶ 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养之道,初不离乎形气精神 。 达摩曰∶心不缘境,住在本源。意不流散,守于内息。神不外役,免于劳伤。人知心即气之主,气即形之 根。形者 气之宅,神形之具,令人相因而立。若一事有失,即不合于至理,可能久立焉? 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直指》曰∶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事不能扰,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 ,精全而复实。 《指归》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指归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 《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 。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元道真经》曰∶生可冀也,死可畏也。草木根生,去土则死。鱼鳖沉生,去水则死。人以形生,去气 则死。故圣人知气之所在,以为身宝。 《仙经》曰∶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令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又曰∶毋劳尔形,毋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 《定观经》曰∶惟令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塞。旧孽日销,新孽不造。无所挂碍,迥脱 尘病。 又曰∶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重阳祖师曰∶老人于十贰时中,行住坐卧,一切动中,要把心似泰山,不摇不动,谨守四门,眼耳鼻口, 不令内入外出。此名养寿,要紧。 《真人大计》曰∶奢懒者寿,悭靳者夭,放散劬劳之异也。田夫寿,膏粱夭,嗜欲多少之验也。处士少疾 ,游子 多患,事务简烦之殊也。故俗人竞利,道士罕营。 《唐书》曰∶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元始真经》曰∶喜怒损性,哀乐伤神,性损则害生,故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身,气全体平,身安神 逸。此全生之诀也。 《洞神经》曰∶养生以不损为延年之术,不损以为有补卫生之经。 《天真论》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庄子》曰∶能遵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又曰∶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以有 涯逐无涯,殆矣已而。为智者,殆而已矣。 《秋声赋》云∶奈何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此士大 夫通患也。又曰∶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人常有多思多忧之患,方壮遽老,方老遽 衰。反此亦长生之法。 孙思邈曰∶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多言则气乏,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 ,多乐则语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节不定。 《小有经》曰∶才所不胜而强思之,伤也;力所不任而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