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家谈年轻父母教育子女问题
作家谈年轻父母教育子女问题
本文由28684740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作家谈年轻父母教育子女问题:过早竞 作家谈年轻父母教育子女问题 过早竞 争影响成长
2011 年 06 月 01 日 04:23 中国青年报
5 月 27 日, 浙江舟山某早教中 心举办迎“六一”亲子游园活动。吴琳红摄
作者为宁夏乡村女教师培训 班授课并与学员合影
尹建莉
作者与年轻家长们交流
编者按: 编者按: 今天是国际儿童节。我们邀请读者诸君换一种角度审视这个节日。就像把生日理解为 “母难日”, 是为欢喜增添感恩的内涵; 把儿童节理解为“父母日”——尤其针对年轻父母, 则意味着为孩子的成长快乐乃至一生幸福寻找根基。 对于儿童,父母、家庭意味着什么,该承担何种责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 建莉,一直关注中国年轻一代家长可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70 后”、“80 后”家长。我 们特刊发她的一篇长文, 希望如文中所言: 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 应该来一次自我思想启蒙运动。 生养分离——反自然的行为必有代价 生养分离——反自然的行为必有代价 —— 请允许我从一个真实而典型的例子说起。
我的一个侄儿,1982 年出生的,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成家。他的孩子现在刚过了 一周岁生日,马上要被奶奶带回老家去。原因是他们的房子不大,几个人长期挤在一个狭窄 的空间里,心理压力比较大。另外,小孩的爷爷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上长期没人照顾,也是 个问题。作为“80 后”的小俩口,已认识到长时间见不到孩子是件不可取的事,但囿于现 实,又不得不妥协一下。一家人最后商定的方案是,奶奶把孩子带回老家,每隔一个月来北 京住一个月,这样交替着两头跑,虽然奶奶辛苦些,但可保证孩子有一半的时间能天天见到 父母亲。总的来看,这应该说是个比较“两全齐美”的办法。 近几年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家长, 发现目前家长们面临的困惑或问题比较集中 地表现在几个方面。如何解决和孩子的分离问题,应该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惑。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80 后”比“70 后”的感受更强烈。我想,这个困惑的出现其实 是个好现象, 它意味着更年轻一代父母们越来越意识到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 不再简单地把 “生”与“养” 分开来。这可能缘于家长们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从做家长的素质及水平 上来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前几天看媒体报道关于各地“用工荒”的问题, 往年是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工作, 现在是 城市企业招不到工人。媒体分析了几条原因,其中一条是,“80 后”一代陆续成为父母, 他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大面积出现的问题, 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他们已比较 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外出多赚一点钱,但因此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机会,耽误了孩子的教育, 是件不合算的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 开来, 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 其中一个妈妈用硬梆梆的钢丝做成, 胸口上有奶瓶, 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 应该和有奶的“妈妈”更亲近。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妈妈,一 吃完奶, 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 这个细节, 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 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 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 到这些猕猴成年后, 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 在母亲怀抱正常 长大的猕猴放一起后, 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 大多数性情 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它们 的孩子出生后, 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 有的残忍地虐待小猕猴, 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 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与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有关。这个 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 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自然的进化是有深意的,让我们想一下,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六七十岁, 甚至八十岁, 而女人的生殖能力只能到五十岁左右?这样的状态, 就是要保证一个孩子出生 后,妈妈有足够的余生来抚养他长大成人。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失去母 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这是无 数人总结出的一种无奈但合理的选择。
父亲抚养都不能取代母亲,何况爷爷奶奶!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 有的家长因为条件或观念的原因, 早早地送孩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