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北宋李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造法式(北宋李诫)

营造法式(北宋李诫) 《营造法式》看详   元圜平直 《周官·考工记》: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悬,衡者中水。郑司农注云:治材居材,如此乃善也。 《墨子》:子墨子言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圜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悬。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以放以从事,犹愈以己。 《周髀算经》: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数安从出?”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圜方。圜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万物周事而圜方用焉;大匠造制而规矩设焉。或毁方而为圜,或破圜而为方。方者为圜者谓之圜方;圜中为方者谓之方圜也。” 《韩非子》:韩子曰:无规矩之法、绳墨之端,虽王尔不能成方圜。   看详:─诸作制度,皆以方圜平直为准;至如八梭之类,及棱、斜、羡、陊,亦用规矩取法。今谨按《周官?考工记》等修立下条。诸取圜者以规,方者以矩,直者抨绳取则,立者垂绳取正,横者定水取平。   取径围 《九章算经》:李淳风注云:旧术求圜,皆以周三径为率。若用求圜周之数,则周少而径多。径一周三,理非精密。盖术从简要,略举大纲而言之。今依密率,以七乘周二十二而一即径;以二十二乘七而一即周。   看详:─今来诸工作已造之物及制度,以周径为则者,如点量大小,须于周内求径,或于径内求周,若用旧例,以“围三径一,方五斜七”为据,则疏略颇多。今谨按《九章算经》及约斜长等密率,修立下条。  诸径、圜、斜长依下项:   圜径七,其圜二十有二;   方一百,其斜一百四十有一;   八梭径六十,每面二十有五,其斜六十有五;   六梭径八十有七,每面五十,其斜一百。   圜径内取方,一百中七十有一;   方内取圜径,一得一。   定功 《唐六典》:凡役有轻重,功有长短。注云:以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为长功;以二月、三月、八月、九月为中功;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为短功。    看详:─夏至日长有至六十刻者,冬至日短止于四十刻。若一者定功,则枉弃日刻甚多。今谨按《唐六典》修立下条。  诸称“功”者,谓中功,以十分为率;长功加一分,短功减一分。  诸称“长功”者,谓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中功”谓二月、三月、八月、九月;“短功”谓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  以上三项并入“总例”。   取正 《诗》:定之方中;又:揆之以日。注云:定,营室也;方中,昏正四方也。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准极,以正南北。 《周礼?天官》:唯王建国,辨正方位。 《考工记》:置标以悬视以影,为规识日出之影与日入之影;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郑司农注云:自日出而昼其影端,以至日入既,则为规。测影两端之内规之,规之交,乃审也。度两交之间,中屈之以指标,则正南北。日中之影,最短者也。极星,谓北辰。 《管子》:夫绳,扶拨以为正。 看详:─今来凡有兴造,既以水平定地面,然后立标测影、望星,以正四方,正与经传相合。今按《诗》及《周官?考工记》等修立下条。 取正之制─先于基址中央,日向置圜版,径一尺三寸六分;当心立标,高四寸,径一分。画标影之端,记日中最短之影。次施望筒于其上,望日影以正四方。望筒长一尺八寸,方三寸;两掩头开两圜眼,径五分。筒身当中两壁用轴,安于两立颊之内。其立颊自轴至地高三尺,广三寸,厚两寸。望昼以筒指南,令日影透北,夜望以筒指北,于筒南望,令前后两窍内正见北辰极星;然后各垂绳坠下,记望筒两窍心于地以为南北,则四方正。若地势偏斜,既以影标、望筒取正四方,或有可疑之处,则更以水池影标较之。其立标高八尺,广八寸,厚四寸,上齐;安于池版之上。其池版长一丈三尺,中广一尺,于一尺之内,随标之广,刻线两道;一尺之外,开水道还四周,深广各八分。用水定平,令日影两边不出刻线;以池版所指及立心为南,则四方正。 定平 《周官 考工记》:匠人建国,水地以悬。郑司农注云:于四角立植而悬,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 《庄子》:水静则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管子》:夫准,坏险以为平。 《尚书?大传》: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 《释名》:水,准也;平,准物也。 看详:─今来凡有兴建,须先以水平望基四角所立之柱,定地平面,然后可以安置柱石,正与经传相合。今按《周官?考工记》等修立下条。 定平之制─既正四方,据其位置,于四角各立一标;当心安水平。其水平长二尺四寸,广二寸五分,高二寸;下施立桩,长四尺,上面横坐水平。两头各开池,方一寸七分,深一寸三分。身内开槽子,广深各五分,令水通过。于两头池子内,各用水浮子一枚。方一寸五分,高一寸二分;刻上头令侧薄,其厚一分;浮于池内。望两头水浮子之首,遥对立标处于标身内画记,即知地之高下。凡定柱础取平,须更用真尺较之。其真尺长一丈八尺,广四寸,厚二寸五分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