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在高考之后
高考结束后,不管是榜上有名还是名落孙山,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以平常心去对待。其实无论考得好与不好,考生在得知自己的分数后会经历一次心理创伤,考得很理想会出现喜极而泣,考得很不理想会垂头丧气,在头三天内有较大的反应属于正常情况,大多数人持续一周左右会逐渐缓解。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吴宏新
我们在这里主要谈谈考得不理想的情况。孩子得知自己落榜的消息后,通常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消除落榜后的消极心理,除了家长、老师的热情关怀外,最主要的还是考生自己学会心理调节,走出落榜后的心理困境。
积极沟通,寻求关系
从心理治疗的理论上来讲,心理=关系,或者说心理障碍=关系障碍。考试失利所引起的心理问题究其因就是一个词:关系。
我考得不好,同学会如何看我?老师会如何看我?父母亲友会如何看我?分数已经证明了我不如人家了,他们是成功者而我是失败者……
落榜考生往往自觉无脸见江东父老,常常将自己关在家里,不想见任何人,自我封闭无疑会加重心理问题。所以家长帮助考生积极改变这种自我封闭,有意识地让落榜者走出去,与家长、同学、朋友进行交流沟通。也就是说,为他们积极地“创造关系”或“制造关系”,让这些正常的关系冲淡他们失利后所产生的非正常关系。这样落榜者在交流中往往会得到关怀、爱护、帮助、信任与指导,有利于落榜者减轻心理压力与痛苦,更加容易地走出困境,勇敢地面对现实。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的外部支持,可使失败者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挫折,降低他们对挫折严重性的感受,从而减轻失败对落榜者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积极转移注意力
落榜者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很重要一个因素是落榜者整天沉溺于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对于此,家长与落榜者应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培养对另外的事情以摆脱失败的心理困境。例如落榜者可找一部自己喜爱的小说或电视剧看看,舒缓一下三年苦读所造成的疲劳。如有条件最好能让落榜者外出旅游散心。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一旦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面对新事物,心理环境往往会逐步开朗,有利于减轻和消除挫折感,走出心理困境。
此路不通意味着让你看到更多条路
落榜者与家长应懂得当高考这一扇门向你关上的时候,必然会让你产生——我有了看到另外的好多门的机会。高考失败并不意味着考生就走投无路了。其实落榜者脚下有许多路可以选择。如可以上质量较好的民办大学,从近年看,一些民办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不亚于公办大学。如自觉有潜力可挖,则可补习一年,说不定下一年还可能考一个理想的大学。身体结实的则可去参军,不但为国作贡献,还可锻炼自己等等。总之,高考失败后,考生与家长应理性地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走下一步的问题。这样确定下一步目标,有助于考生尽快找到目标,迎接新生活。
笔者的一个初中同学,当年他在考高中的时候就失利了,但是当我还没有读完大学时,我的这同学已经在我们当地成为了年龄最小的纳税大户了。春节我回家时一起聚会,他说命运安排我当那“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所以就没有安排我当和你(指笔者)一同考上学的人。这话逗得我们那些同学哈哈大笑起来……
据说有名的推销大王原一平,就是在谋求一个职员的位置被拒后才走向了推销之路的。正如一个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表达的哲学道理。
家长的表现很重要
能否使孩子从高考失利中尽快恢复过来,家长的态度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来,几乎所有的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大学呕心沥血。这一切,孩子是十分清楚的。于是,家长的期望可能变成他们学习的动力,加倍努力,拼命读书,以期报答父母。但是当高考失利后,家长的这种努力和期望反而变成孩子的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觉得对不起家长,辜负了家长的心血,感到十分内疚,因此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陷于深深的自责之中而不可自拔。
事实上,落榜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被家长所忽视,个别家长因为自己心情缘故而雪上加霜,指责孩子,拿孩子出气。专家认为,高考后的心理调节,对家长来说同样重要。面对高考失利的孩子,家长应该怎样做?事实证明,很多小事看起来很细微简单,但却能对孩子恢复自信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经常在咨询中讲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将钥匙锁在家里了,急得哭了起来。家长A的做法是:瞪圆了眼冲着孩子“你这该死的,你不知道你妈妈出发了,家里就这一把钥匙吗?!”啪……!一巴掌打到了孩子脸上了……;家长B的做法是:关切地对着孩子“哭就是因为把钥匙锁在家里吗?不是因为别的吗?你还记着我们家楼前的那个张大爷吗?他是个开锁的,给你五十块钱,你自己去找找看……?!”
如果说孩子不小心将钥匙锁在了家里,他立即产生了1份焦虑,当家长A不理解并将一巴掌打向孩子时,孩子所承受的焦虑已经大于1了;家长B的做法是宽容地提出建设性建议,当孩子看到家长的这做法时,他的焦虑已经成为小于1了。
孩子得知自己落榜的消息后,通常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