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地理针对练习10大气环境保护.docVIP

2010高考地理针对练习10大气环境保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高考地理针对练习10大气环境保护

第二单元 大气 第6讲 大气环境保护 考点一 全球变暖 强化专练 1.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有 ( ) ①太阳黑子活动 ②耀斑爆发 ③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④森林的破坏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C 考点二 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子 强化专练 2.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污染物来自于 ( ) A.汽车的尾气 B.工业生产、家庭广泛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 C.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气 D.工厂、家庭炉灶燃烧矿物燃料 答案 B 考点三 酸雨危害与防治 子 强化专练 3.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 A.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B.严格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C.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开发利用 答案 C 命题视角1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例1】(2008·上海文综)今年2月28日,中国首次大学生北极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考察期间获得的资料 材料一 “冰雪之都”奥斯陆以前2月的平均气温是-2℃,而今年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2~-3℃;去年的几个星期,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 材料二 北极上空存在臭氧洞,科学家预测未来15~20年臭氧洞还将扩大。 材料三 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冰鸥、贼鸥等极地动物在近20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每况愈下。在考察期间队员们没有见到一只北极熊。 (1)北极上空臭氧洞的出现,会使地球上的生物更容易受到 的伤害。臭氧洞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 (2)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 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 ②海水变得越来越咸导致其饮用水源缺乏 ③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 ④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危害其生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根据资料,考察队获取的全球变暖的证据是 ; 。 (4)为了应对全球变暖,1997年《京都议定书》提出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01年《波恩协议》又提出可以用增加森林植被量来抵消二氧化碳排放指标,提出这项决定的依据是 答案 (1)紫外线 平流 (2)D (3)气温升高 海冰减少 (4)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 变式演练 1.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 ①天山博格达峰的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1)A (2)D 命题视角2 酸雨类型、分布、危害 【例2】(2008·广东地理)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 资料三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 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 )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12 7 (2)ABD (3)空间分布特点:工业区工业污染比重大(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