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配合物的组成和应用配合物的组成和应用
在Fe3+、Cu2+、Zn2+、Ag+、H2O、NH3、F-、CN-、CO中,哪些可以作为中心原子?哪些可以作为配位体? 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 实验方案: 1、称取相同物质的量的两种晶体,分别配成溶液。 2、向两种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 3、静置,过滤。 4、洗涤沉淀,干燥 5、称量。 结果:所得固体质量多的即为[Co(NH3)6]Cl3, 所得固体质量少的即为[Co(NH3)5Cl]Cl2 。 问题解决:P78 几种配合物离子的空间构型: 5、配合物的应用 【实验1 】 在5﹪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2 mol·L-1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全部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取银氨溶液5mL于试管A中加入10﹪的葡萄糖,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缓慢加热,静置片刻。 * * 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实验1】 取5ml饱和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滴入浓氨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 取5ml饱和硝酸铜、氯化铜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滴入浓氨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先产生蓝色沉淀、而后沉淀溶解 Cu 2+ + 2NH3 .H2O == Cu(OH)2 + 2 NH4 + Cu(OH)2 + 4NH3 . H2O [Cu(NH3) 4]2+ +2OH—+4H2O 蓝色沉淀 深蓝色溶液 理论解释: 请思考课本第78页《活动与探究》 实验现象: 理论解释: 配体有孤电子对 中心离子 有空轨道 1、配位键的条件 中心原子:空轨道 配体:孤电子对 2、配合物 Fe(SCN)3 Na3[AlF6] [Ag(NH3)2]OH [ Cu ( N H3 ) 4 ]2+ SO42- 中心离子 配位体 配位数 外界离子 内界 外界 配 合 物 3、配合物的组成 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的电离 [Cu(NH3)4]SO4=[Cu(NH3)4]2++SO42- 内界难电离 中心原子:通常是金属元素(离子和 原子), 少数是非金属元素, 例如:Cu2+,Ag+,Fe3+,Fe,Ni, B(Ⅲ),P(Ⅴ)…… 配位体:含孤电子对的分子、离子、原子。 如: N、O、F、 Cl、S F-,Cl-, Br-,I-, OH-, CN-,H2O,NH3,CO … 配离子的电荷: 等于中心离子电荷与配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 [Cu(NH3)4]2 [AlF6]3- [Ag(NH3)2]+ 中心原子:Fe3+、Cu2+、Zn2+、Ag+ 配位体:H2O、NH3、F-、CN-、CO 课本P77问题解决2 2.指出[Co(NH3)5Cl]Cl2这种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数以及内界,外界 [Co(NH3)5Cl]Cl2 3. K[PtCl3(NH3)] 其配位数为___。 4 练习 1.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 ) A、[Co(NH3)4Cl2]Cl B、[Co(NH3)3Cl3] C、[Co(NH3)6]Cl3 D、[Co(NH3)5Cl]Cl2 B 提示:先写出两者的电离方程式进行比较。 课本P77 问题解决3 [Co(NH3)6]Cl3=[Co(NH3)6]3++3Cl- [Co(NH3)5Cl]Cl2=[Co(NH3)5Cl]2++2Cl- 顺式 反式 4、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Ag(NH3)2]+ [Zn(NH3)4]2+ [Ni(CN)4] 2- [AlF6] 3- 对“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几?配位体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围 时形成的空间构型是什么?”的判断,中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现象: 试管出现光亮的银镜。 Ag++NH3·H2O=AgOH↓+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课本第79页活动与探究: 【实验2 】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mL 2﹪的氯化铁溶液,再滴入2~3滴的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Fe3+ +3 SCN- == Fe(SCN)3 实验现象: 溶液变成血红色。 【实验3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硫酸铜和5﹪的硫酸铁的混合溶液,向一支试管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通信工程师考试(中级)1通信工程师考试(中级)1.pdf
- 通信基本原理概览-TDSCDMA通信基本原理概览-TDSCDMA.ppt
- 通信电子线路电子教案_CH3通信电子线路电子教案_CH3.ppt
- 通信管道设计方法(技术讲座)通信管道设计方法(技术讲座).pdf
- 通信系统讲义通信系统讲义.ppt
- 通信高级工电子题库通信高级工电子题库.doc
- 通信设备行业:三季度兼顾绩优蓝筹、新兴成长,关注光通信、运营商、云计算、物联网!-跟踪报告通信设备行业:三季度兼顾绩优蓝筹、新兴成长,关注光通信、运营商、云计算、物联网!-跟踪报告.pdf
- 通信电子线路习题解答(严国萍版)通信电子线路习题解答(严国萍版).doc
- 通力3000系列的井道设定通力3000系列的井道设定.pdf
- 通信网基础第一章1.2.1通信网的组成和分类通信网基础第一章1.2.1通信网的组成和分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