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甘氨酸.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甘氨酸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甘氨酸 一 26一中国饲料添加剂2010年第9期(总第99期) 全国饲料添加剂信息站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一甘氨酸 【别名】甘氨酸;氨基乙酸;氨基醋酸 【化学名】氨基乙酸;氨基醋酸 【英文名】Glycine 【分子式】C2HNO: 【分子量】75.O7 【结构式】H:N—CH2一COOH 【CAS号】56—40—6 【性状】本品为白色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 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溶于 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熔点232~236~C(分 解).相对密度1.1607,能与盐酸作用而成盐酸 盐. 【制法】 化学合成甘氨酸的方法主要有氯乙酸氨解 法,施特雷克法(Strecker)和海因法(Hydantion) 三种.目前国内仍采用在国外已被淘汰的氯乙 酸氨解法技术,而国外则采用改进的施特雷克法 和海因法技术路线.由于原料和工艺的不同,氯 乙酸氨解法具有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特 点,所生产的甘氨酸大多为工业级,纯度一般在 95%左右,严重制约了其下游的应用,而国外厂 商大多利用丙烯腈副产氢氰酸和羟基乙腈生产 甘氨酸,该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一般纯度 可以达到99%以上. 1.氯乙酸氨解法 该法是以氯乙酸为原料,在催化剂乌洛托品 的存在下与氨水反应而得.反应温度5O~ 60~C,常压,反应后物料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醇析 分离,反应时间14~l5小时.是传统的甘氨酸 的合成工艺,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环境污 染压力不大.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氯化铵 等副产品难以分离,导致产品质量差,不能满足 医药和食品工业的需要,若精制则生产成本较 高;二是作为催化剂的乌洛托品无法回收,造成 很大的资源浪费;三是反应时间长,不易连续操 作.目前该法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化方法,为了克 服缺点,提高甘氨酸的质量和收率,国内外化学 工作者对此法合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的 热点集中在新型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上,另外在 强化工艺过程控制,优化反应条件等方面也做了 大量的工作. C1CH2COOH+2NH3—_H2NCH2COOH+ NH4C1 2.Strecke法 传统的Strecke法是以甲醛,氰化钠,氯化铵 一 起反应,再加入乙酸,析出得到亚甲基氨基乙 腈,将亚甲基氨基乙腈在硫酸存在下加入乙醇分 解,得到氨基乙腈硫酸盐,将此硫酸盐用氢氧化 钡分解,得到甘氨酸钡盐,然后加入硫酸使钡沉 淀,过滤,滤液浓缩,冷却得到甘氨酸结晶.该法 产品易精制,产品质量好,但需使用剧毒化学原 料,操作条件要求高,反应后脱盐操作复杂,工艺 路线长,目前国外许多企业采用Strecke法,但多 是进行一定改进的技术路线. 6HCHO4-3NaCN+3NHl—? (CH2一NCH2CN)3+6H2O+3NalCI (CH2NCH2CN)3+6C2HsOH璺!. 3(HzNCcN)HzSO4+3CH2(CH2OH)2 l3Ba(oH)2 NCHzC00)2Ba+2BaSO44-2NH3+2H20 (H2NCHzCOO)2Ba+H2SO?— H2NCH2COOH+BaSO4 3.直接Hydantion工艺 Hydantion工艺的发展源于寻找氢氰酸的替 代品,以消除甘氨酸生产的地域局限性.羟基乙 腈是氢氰酸和甲醛的加成产物,其沸点为183~C, 全国饲料添加剂信息站: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一甘氨酸一27一 在高温下易分解为氢氰酸和甲醛.因此,从生产 和化学角度来说,以羟基乙腈为原料来生产甘氨 酸,既解决了氢氰酸不易处理的缺陷,又保持了 改进Strecker工艺的优点,该工艺目前正成为国 外最受关注的技术路线之一. 4.改进的Strecker和Hydantion工艺 为了提高甘氨酸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减 少环境污染,国外开发了以氢氰酸替代氰化钠或 氰化钾改进的Strecker工艺,反应以氢氰酸,甲 醛,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反应液在管式反应器 中进行.在低温下析出甘氨酸,母液循环使用, 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副产物的浓度,使平衡向目 标产物方向移动,从而达到提高反应收率的目 的.虽然该工艺具有流程短,收率高和不产生污 染等诸多优势,但由于氢氰酸的剧毒性和易挥发 性,无法长距离运输,装置只能放在其原料装置 附近,制约了甘氨酸生产的发展. 5.生物法工艺 生物法制备甘氨酸工艺目前尚处于技术开 发阶段,有些日本公司在该领域较为活跃,申请 了许多专利.它以甘氨腈为原料,在微生物酶的 作用下,使甘氨腈水溶液进行水解反应,从而转 化为甘氨酸,同时伴随产生氨,水解时系统中含 有至少一种抑制该微生物酶的有机物. 由氯乙酸氨解法制取的甘氨酸含量在90% 一 95%之间,杂质含量为4%一10%,并带有较 深的色泽,如不进行精制处理,无法满足食品及 医药级甘氨酸的要求.目前工业上提纯甘氨酸 的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