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方“控涎丹”治疗胶质性脑瘤和胸腔囊肿跟踪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古方“控涎丹”治疗胶质性脑瘤和胸腔囊肿跟踪
张庆强 张建国(江苏宿迁市工人医院 223800)
【摘要】 笔者运用古方“控涎丹”治疗胶质性脑瘤和胸腔囊肿,取得较好的疗效,对挖掘中医医学宝库,实践古为今用,做出贡献。
【关键词】古方“空涎丹”新用
用古方“控涎丹”治疗痰结、邪饮等顽疾多有报道。笔者近年来以“控涎丹”治疗脑胶质瘤3例和胸腔囊肿2例,有较好的远期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金某某,女,73岁,宿迁市人,农民。初诊时间:1999年2月30日。患者近3月来头胀、眼胀、视物模糊、步履不稳、纳差、睡眠差,在上海某院做CT检查,诊为脑左侧占位,建议手术治疗,因经济困难未做,求余诊治。诊其脉细弦、舌淡、苔腻,为痰湿上扰之象。方:甘遂3g,大戟3g,白芥子3g,白术3g,陈皮5g研末,一次冲服。服后4h,感胸中恶心欲吐,肠鸣噜噜。6h后,解稀水便4次,约2000ml。泄后,诸症皆除,遂给六君子汤以调理脾胃,并按原方制丸,日服1丸,重lg,长期服用,以巩固疗效。观察12年,已年逾85岁,除偶有头晕外,别无不适,尚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
二、夏某某,男,70岁,宿迁市人,农民。2001年8月27日初诊。其子代诉:患者头昏、头痛、行走不稳,伴视物模糊4个月。经本院头颅CT检查诊为:①松果体肿瘤;②多发性脑转移。脉滑、舌红、苔厚腻、双眼白睛上焦区有紫斑。症属痰湿蓄积、顶府受扰,治宜豁痰宁神。方:大戟100g,甘遂100g,白芥子100g,陈皮50g,枳实50g,白术50g,朱砂30g;前六味炒研细末,蜜为丸,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3g,隔双日1次。2001年9月11日复诊,患者诉:服方10天后头痛、头昏减轻,走路较稳,视物清晰,除服药后有短时间恶心及便溏等不适外,别无不适,饮食、二便正常,精神较佳,已从事家务劳动。嘱其坚持上方治疗。观察11年,已年逾81岁,除偶有头昏头胀外,未见不适,尚能从事简单劳动。
三、臧某某,男,46岁,宿迁市人,农民。初诊时间,2006年 3月17日,患者确诊为脑瘤后,经中医按前法治疗,症状缓解,现已三年,未见恶化。2009年5月12日随访,除少有头昏眼花外,别无不适。2009年10月18日电话告之正常。2010年4月11日患者在北京打工三月,因枕后出现杏仁大瘤,伴头昏,回家治疗,给消积丹200粒,【已5年】2010年7月9日在扬州打工,头昏给消积丹200粒,2010年10月21日患者在外地打工,感觉头痛头昏,给消积散150克,每服5—8克,7天一次。2011年10月9日患者已经6年,现在头昏、头胀,不能转脸伴左手、左下肢麻木少知觉,方,川芎茶调散加五苓散5剂。2012年2月20日,患者诉平素除有头昏、头胀外别无不适,尚能做一些家务劳动。观察6年半,病情稳定。
四、贺某某,男65岁,宿迁市人,农民。江苏省宿迁市人。
初诊时间:2002年7月7日。
患者诉:咳嗽、胸痛十天,经外院CT检查(CT号:3815)诊为左纵膈囊肿,约60times;90mm,伴左胸腔少量积液、右肺轻度肺气肿,建议住院手术治疗,因经济困难及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
诊其:面色白华、微有气喘、语亢、气短、脉滑、微数,舌绛、苔白腻。自诉咳嗽、身体转侧、跳动、弯腰时胸痛加重,局部叩击痛(+),症属“湿痰阻胸”,“气机不畅”,“肺气不宣”之象。治宜:消痰逐水,宣肺固本。
方一、“加味控涎丹”(成份见后)5-10粒,每日于早上空腹服下,待1-2小时得泄后再进食。
方二、中药汤剂(六君子加葶苈子20g、桑白皮20g、车前子20g、桔梗15g、甘草8g、瓜蒌20g)水煎分中午晚上2次服下,同时给10g川贝研末分中晚2次冲服。
2002年7月30日复诊,患者诉:服方后,泄稀水便三次,约2000ml,自觉气喘、咳嗽明显减轻,10日后胸痛减轻,别无不适。X片示,(片号27176)左纵膈囊肿消失,左胸肋角尚有少量积液,右肺气肿消失。嘱其“加味控涎丹”减至四粒,中药汤剂“六君子”,不加它药,同时增加营养。
2002年8月30日复诊:自诉服方十日后,前症消失,胸部叩击(-)跳动转身胸痛消失。X片(号同前)示:左纵膈未见异常,应为临床治愈,现观察12年,年已77岁,健康如常人。
五、关某某,男,45岁,宿迁市人,农民。江苏宿迁市人。
初诊时间:2002年8月8日。
患者诉:因胸痛于2002年5月9日在本院CT检查发现左上腹巨大囊性占位,其体积为86times;76mm,诊为:胰尾部囊性腺瘤。又于2002年5月11日至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