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室引流1课件
P00000.CLIENT.DRUG.Xxxxxxxxxxx.XX P00000.CLIENT.DRUG.Xxxxxxxxxxx.XX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护理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徐绍莲 主要内容: 一、脑室引流简介: 1、局部解剖 2、引流目的 3、引流方法 二、脑室引流的一般护理 三、脑室引流管的冲洗 四、脑室引流并发症的护理 脑室引流简介: 脑室系统的解剖: 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的内侧下方,双侧脑室分别向额叶延伸部分称额角(前角),其顶壁、前壁为胼胝体,内侧壁为透明隔,腹外侧壁为尾状核头。向枕叶延伸部分称枕角(后角),其形态、长度有个体差异,两侧常不对称。向颞叶延伸部分称颞角。 侧脑室通过门氏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第三脑室是左右丘脑中间的三角形裂隙 。 第四脑室是脑桥、小脑和延髓之间的锥体形成不规则的空腔。 脑脊液由侧脑室及四脑室的脉络丛分泌产生,并经四脑室的两个侧孔和正中孔流到脑组织表面。 脑室引流简介: 引流目的 尽早清除血肿,解除占位效应和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最终使脑室系统恢复正常。 将脑室内残留的血液、血性脑脊液引流出 ,以降低颅内压,减少血红蛋白对脑室壁的刺激,减轻脑水肿。 间断冲洗、持续引流。 防止血肿再发生,以利引流。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动态颅内压监测。 脑室引流简介: 引流方法: 脑室持续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行脑室穿刺后或在开颅手术中,将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脑室内,末端外接一无菌引流瓶,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它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手段。尤其对于颅内高压的重症患者实施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抢救其生命 . 脑室内出血量大、脑室铸型、合并有脑室系统梗阻者,均应行脑室外引流术,一般置管3-10天,拔管后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直至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正常(也有同时进行的)。 脑室引流的一般护理: 1.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管、引流瓶,各接头部位用消毒纱布包裹。 ??? 2.保持引流瓶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折角或脱出。 ??? 3.注意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感染性例外) ??? 4.观察脑脊液的性状。 ??? 5.每天更换引流瓶,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 6.搬动患者时先夹毕引流管,待患者安置稳定后再打开引流管。 7.精神症状、意识障碍者应适当约束。 拔管前一天试行夹管,观察生命征、瞳孔,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时,应重新放开引流管。 其他参照神经科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管冲洗: 双侧脑室钻孔尿激酶冲洗(冲洗液) 双侧脑室钻孔尿激酶冲洗加椎管内置管引流 双侧脑室钻孔尿激酶冲洗加椎管内置管脑脊液置换 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 脑室引流并发症的护理: 并发症: 实施微创术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并发症. 脑出血自身引起的并发症. 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脑室引流并发症的护理: 1、活动性出血与再出血 活动性出血与再出血不是同一概念. 活动性出血 活动性出血指一定时间内血液成分从病变血管不断渗出的过程,多发生在出血的24小时内. 原因: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部位; 再出血 术后血压回升过快,持续高血压、高颅内压或低颅内压,剧烈呕吐,情绪激动、烦躁,癫痫发作,用力排便等,均可导致颅内再出血 脑室引流并发症的护理: 再出血的防治 作好相应的术前准备:调控血压,给病人镇静剂,术前尽力做好鉴别诊断,排除手术禁忌证(凝血障碍,动脉瘤,血管畸形). 精确定位,穿刺点避开颅表血管。 术前作好处理再出血的充分准备工作,处理办法和药品准备. 有小量新鲜出血时,一般是小血管出血,不一定都会酿成大量的再出血,应谨慎地采用加有冰生理盐水,血管收缩剂的冲洗液冲洗,边冲洗边观察.若新鲜出血逐渐减少或停止,可不再作更多的操作处理. 大量出血说明损伤大的血管.应立即作好开颅决定.在进行术前准备同时,继续引流,使用止血液冲洗和补充血容量. 脑室引流并发症的护理: 颅内积气临床表现:少量颅内积气可无症状,大量可表现为轻度或中度颅内压增高表现.CT复查血肿腔,脑室内,脑沟脑池,硬膜下均可见气体聚积.可表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及神经症状体征恢复缓慢甚至不恢复. 。 颅内积气原因:主要与短期内引流出大量脑脊液造成低颅压,或颅内的负压使引流管内气体逆行流入有关,也可能在注入尿激酶等药物或冲洗脑室时操作不当,使气体误入。 积气较少的患者可自行吸收,积气较多者可造成较大危害。(高颅压、感染) 脑室引流并发症的护理: 颅内积气的预防: 引流装置要始终保持密闭、无菌、通畅,各接口要衔接牢固。引流通畅时,要使引流管保持在侧脑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