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珠水闸工程勘察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珠水闸工程勘察报告

中山市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中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 0 0 6 年 9月 审 查: 校核: 编写: 参加工作人员: 目 录 前 言 区域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1 工程地质条件 3.2 水文地质条件 4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4.1 场地稳定性评价 4.2 地基稳定性评价 4.3 场地地基土层评价 4.4 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5 结论与建议 图表及附件 1、图…………………………1张 2、工程地质剖面图…………………………张 3、钻孔柱状图………………………………张…………………………1张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张 报告 ……………………………张、岩土芯照片………………………………1张 /2 2 取原状(扰动)样 组 7 3 标准贯入试验 段次 7 4 水质简分析 组 2 2 区域地质条件 本区位于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貌多为淤积、冲积平原偶见低山、残丘,河流水道众多,漫滩、阶地发育。地层多为第四纪滨海相沉积层和白垩纪、泥盆纪沉积层及下古生界的变质岩。岩性以砂质粘土、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砂、细砂、中砂、砾砂、淤泥、粉砂质淤泥和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砂岩、砂砾岩、砾岩为主。变质岩主要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混合片麻岩等。侵入岩以燕山早期花岗斑岩、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巨斑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该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划为华南准地台(一级单元)湘桂赣粤褶皱带(二级单元)粤中坳褶束(三级单元)。勘察场地位于我国华南地震区,东南沿海地震亚区,广州—阳江地震带的中段,该区是我国南部内陆与海域交接的重要地震活动区带之一。本区在地质史上,曾经历过多次的构造运动。其中,燕山运动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而且对形成区域构造格局,影响尤为深远。区内断裂活动频繁,按其展布方向主要有北东向(张家边断裂带、湖洲—横门断裂带)、北西向(先锋庙断裂和濠涌断裂)和近东西向(玻璃围断裂)三组。其中以北东向最为发育,对区内侵入岩的分布起重要控制作用,成为本区最醒目的构造格局。此外新生代以来本区的构造活动性,仍然呈现由北西向东南逐渐增强的趋势。新构造运动,在本区以差异性断块升降为主。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山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有关规定,拟建场地土的类型为软弱土,建筑场地类别属Ⅲ类;该场地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在Ⅶ度地震力作用下,含粉砂淤泥质土层属于对震陷敏感的软弱地层,砂层埋深大于20米以上可以不考虑液化影响。 3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1工程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工程区位于中山市黄圃镇三乡围,原始地貌为珠江三角洲淤积、冲积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水道众多。场地内没有发现古河道、暗浜、古冲沟、古塘、决口口门、沙丘、地下坑穴、埋藏谷、滑坡体等不良地质作用。 本次勘察工作过程中,对不同地层和不同深度分别进行了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并采取了原状土试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试验位置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等,试验结果详见附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 依据钻孔揭露资料,按岩土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及工程性质自上而下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8个亚层,现将场地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由上往下分述如下: (一)第四系填土层(Q4ml) ①-1杂填土:杂色,由碎石、砖块、粉质粘土和生活垃圾等混合填筑而成,土质不均,稍湿,松散~稍密。层厚1.00~3.00m,层顶埋深0.00m,层顶高程1.50~3.10m。在勘察区均有分布。 ①-2素填土:褐黄色,由粉质粘土组成,土质均一,人工压实,可塑,稍湿。层厚2.50m,层顶埋深1.00m,层顶高程0.50m。在ZK2钻孔有分布。 在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1次,实测击数N=2击。 取原状土样1件。 (二)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 ②-1淤泥质土:灰~灰黑色,流塑~软塑,饱和,土质不均匀,有腥臭味,局部夹粉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