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PPT演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乳腺癌的知识及其护理 . 前言: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世界每年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50万死于乳腺癌 乳腺癌多发于女性,男性少见 20岁以前少见,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多发40~60岁,尤其是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多见。 . 乳腺癌定义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 . 乳腺癌高危因素 1.家族遗传史 2.乳腺良性疾病史 3.激素水平高 4.生殖因素 5.其他:肥胖、饮食、电离辐射、药物等。 . 乳腺癌的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但比较肯定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种: 性激素的变化 以更年期45-50岁及绝经期前后60-65岁居多。 激素因素作用 初潮年龄早,在12岁前初潮。绝经晚,55岁以后,行经超过40年,不孕、未哺乳及初产年龄大,绝经期后长期雌激素替代,发病率高。 遗传因素 母女关系高10倍,姐妹高2-3倍 . 地区因素 欧美多于亚洲,白种人发病率较高。 饮食习惯 高脂饮食、肥胖人发病率高,饮酒也有一定影响。 乳腺增生的恶变 一侧患乳癌,有子宫或卵巢原位癌病史者。 其他因素 放射线及其他致癌物质等。 . 1.家族遗传史 . 2.乳腺良性病史 乳腺癌是在非典型增生基础上发生的。 其发展过程为:正常乳腺组织→增生→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浸润癌 . 3.激素水平高 初潮年龄早于12岁,绝境年龄大于55岁 4.生殖因素 未曾生育的妇女或是生育晚于35岁以及为哺乳的女性 . 临床表现 乳房肿块 早期:患侧无痛性、单发小肿块。 晚期:肿块固定、皮肤溃破、恶臭溃疡,似菜花。 . 乳房外形改变 局部隆起、酒窝征、乳头扁平、回缩、内陷 . 转移征象 淋巴转移:多见于患侧腋窝。 血运转移:转移至肺、骨、肝。 骨上淋巴结转移 --- . 炎性乳房癌 患侧乳房红、肿、热、且硬。 乳头湿疹样乳房癌 . 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疾病,其诊断率不及乳腺癌的1%。 男性乳腺癌大部分是浸润性导管癌(85%~95%)。 改良根治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在男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晚,诊断时分期较晚,生存率较女性乳腺癌差,总体5年生存率为36%~66%。 . 乳腺癌的特殊检查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发现的最有效方法。 2、B型超声检查 3、近红外线扫描 . 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1、细针穿刺 抽吸细胞作细胞学诊断 2、空芯针穿刺 取出肿瘤组织条作病理学检查 3、病理学检查 切下肿块作病理学检查 4、细胞学检查 乳头溢液图片细胞学检查 .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化学药物、放射、内分泌、生物等综合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乳房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的乳房癌切除术、 乳房癌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术、乳房癌扩大根治术。 . 化疗药物治疗 新辅助化疗 内分泌治疗 放射治疗 生物治疗 . 化疗 分子靶 向治疗 内分泌 治疗 放疗 手术 乳癌的 治疗 . 术前指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意义,术前术后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做咳嗽、排痰及床上排便练习。 . 乳腺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乳癌患者对于癌症带来的恐惧及切除乳房失去女性象征带来的心理压力。 2.术区皮肤准备 3.术前禁食水6~8小时,避免发热、月经期不宜做手术。 . 术后存在的护理问题 一、疼痛 患者术后都会有伤口疼痛的必然性,针对此问题,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使用镇痛泵以减轻疼痛。镇痛泵效果不佳时,可使用止痛药物。 . 切口和引流的观察 1)术后用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应注意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皮肤颜色、温度、脉搏)如皮肤紫绀色,皮温低,脉搏扪不清,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及时调节绷带松紧度,以患侧上肢血运恢复正常为宜。绷带松脱滑动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的积液,使皮瓣与胸壁紧贴。 2)引流管护理:为了防止创腔积液、皮瓣坏死,术后放置引流管:胸骨旁、腋下两根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低负压吸引状态,一般术后4-5天创腔无积液,创面皮肤紧贴可拔管。引流拔出后出现皮下积液,应严密消毒后抽液,加压包扎。 . 并发症预防 1.患肢水肿预防: 软枕抬高上肢平卧 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影响创面愈合 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肢体肿胀严重者,可戴弹力袖或使用弹力绷带促进回流,局部感染应用抗生素。 2.皮下积液 由皮瓣活动遗留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