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鼠腺性膀胱炎的模型建立及尿流动力学检查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大鼠腺性膀胱炎的模型建立及尿流动力学检查
王先海 丁才学(湖北省公安县中医院 湖北公安 434300)
【摘要】目的 研究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相似的SD大鼠腺性膀胱炎模型制备方法与技术,并同时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致病因素。方法 将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A、B、C、D、E5组。45d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随后收集膀胱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A组SD大鼠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储尿期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与B、C、D、E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lt;0.001)。A组膀胱标本的腺性膀胱炎发生率显著高于B、C、D、E组(Plt;0.001);B、C、D、E组腺性膀胱炎发生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 使用大肠杆菌多次膀胱灌注雌性SD大鼠能诱导产生的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作为评估腺性膀胱炎机能学改变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 大肠埃希菌 尿流动力学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在膀胱黏膜和黏膜下层发生黏液腺增生的疾病,是膀胱尿路上皮受慢性刺激诱导产生的一种化生性改变[1]。腺性膀胱炎的病因目前仍然未明确,多数研究[2,3]认为膀胱慢性感染、梗阻、结石、异物等慢性刺激是腺性膀胱炎的病因。为进一步研究腺性膀胱炎的致病原因,本实验力求在腺性膀胱炎的3种主要可能的致病因素中寻找主要的致病因素,并对各组大鼠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确立应用尿流动力学评估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的可能性。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材料 成年雌性健康SD大鼠90只,体重(240plusmn;25g),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提供,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适应性饲养1周。DH5alpha;大肠埃希菌菌种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提供。结石粉末取自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泌尿系结石患者PCN碎石后收集的结石,研磨成粉末。
1.2实验方法
1.2.1将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A、B、C、D、E5组。A、B、C、D组各20只,E组10只。A组:每隔2d经尿道向膀胱内灌注DH5alpha;大肠埃希菌的溶液0.2ml,共15次,正常饮食。B组:隔2d经尿道向膀胱内灌注结石粉末加生理盐水混悬液,共15次。C组:行下尿路梗阻术后饲养45d。D组:隔2d向膀胱内灌注生理盐水,共15次。B、C组动物饮水中按照每500ml水加入16万单位庆大霉素液。E组:标准饲养45d,不做任何干预。
1.2.2大肠埃希菌溶液的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从-70℃冰箱取出DH5alpha;大肠杆菌菌种,挑起菌种接种在装有5ml/LB培养液的无菌离心试管中,置于37℃恒温摇床,转速150转/分。10小时后用分光光度仪测定大肠杆菌的浓度,保持浓度在108~109CFU/100mu;L。
1.2.3结石粉末生理盐水混悬液的制备 将人泌尿系结石研磨至粉末状,加入生理盐水,摇匀备用。
1.2.4膀胱内灌注方法 1%的戊巴比妥钠按照30mg/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SD大鼠,仰卧固定后常规消毒会阴部。将无菌硬膜外导管用无菌液体石蜡润滑后提起尿道外口的皮肤,沿尿道后壁插入尿道3cm以上。通过抽吸导管排除大鼠残余尿液,分别用1ml注射器向大鼠膀胱注入0.2ml大肠埃希菌溶液(A组)、0.2ml结石粉末生理盐水混悬液(B组),0.2ml生理盐水(D组),然后退出导管,将大鼠放入鼠笼等待自然苏醒。
1.2.5下尿路梗阻模型的建立 参照文献[3]的方法,用3-0可吸收线经SD大鼠阴道前壁缝扎悬吊尿道,松紧以硬膜外导管可以上下滑动为适度。然后退出导管,将大鼠放入鼠笼等待自然苏醒。
1.2.6灌注15次,45天后将所有大鼠用25%乌拉坦溶液按1.0g/kg的剂量麻醉下将硬膜外导管消毒液体石蜡润滑后插入大鼠膀胱,大约距尿道外口3cm,轻轻按压膀胱区排除残余尿液,接微量泵,将膀胱灌注流量调为0.3ml/min,用尿流动力学仪,测量各组大鼠的尿流动力学改变。根据结果比较并判定。
1.2.7将各组大鼠用25%乌拉坦溶液按1.0g/kg的剂量麻醉下仰卧固定,剪开会阴部皮肤,提起大鼠膀胱底部,逆行分离致尿道近端剪断,取出膀胱后观察膀胱的大体形态后迅速将膀胱体部和膀胱三角处标本通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蜡块、切片、展片、HE染色。做好切片,置于10倍放大镜下观察膀胱粘膜固有层是否有腺体样结构、囊腔和Brunn巢。
1.2.8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chi;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
2 结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