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第2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概述 1.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的河流97%以上都受到有机物的污染 (1)应用的普遍性:95%以上的城市污水 ,50%以上工业废水 (2)高效性:SS ,COD、90%以上 (3)灵活性 : 大,中,小水厂 高,中,低负荷 (4)连续运行,可自动化 (5)工艺(运行方式多样),功能多样化,可脱氮,除磷 2.活性污泥法研究及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1)超大型化(集中化) 微型化 (2)高效快速(高负荷,节省体积) (3)节能 (4)多功能化(N,P) (5)自动化控制管理,参数精密化,控制自动化 (一)格栅 1、格栅 格栅井的主要设备 1、格栅 2、启闭机 3、闸门 4、输送器 (皮带输送器、螺旋输送器) 5、压榨机 6、液位传感器 (二)污水提升泵站 2.2.2 食料微生物比 对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法工艺,F/M值建议为0.25~0.4 kgBOD5/(kgMLSS·d),这样系统的BOD去除率可以稳定在90%左右;高负荷F/M值可以达到1~4 kgBOD5/(kgMLSS·d);延时曝气法中F/M值仅有0.12~0.25 kgBOD5/(kgMLSS·d) 2.2.3 污泥停留时间 2.3 有机底物降解与活性污泥 反应动力学基础 一、有机底物降解动力学 1、莫诺(Monod)方程式: μ=μmax·S/ (Ks+S) ① 有机底物的比降解速度: ————② 其中:So——原污水中有机底物的浓度 S—— 经t时间反应后混合液中残存的有机底物浓度 t ——活性污泥反应时间 X——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总量 则有下式成立: -ds/dt=Vmax·X·S/(Ks+S) ————③ 其中:-ds/dt——有机底物降解速度 1 微生物增殖基本方程: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是生物合成与内源呼吸同步进行的结果,因此,在单位反应容器内,其增殖速度为: (dx/dt)g= (dx/dt)s-(dx/dt)e 每日排出的剩余污泥等于每日增长的污泥量。 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总量为X·V ,每天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量包括排出的剩余污泥和随处理水流出的部分, ΔX=Qw·Xr+(Q-Qw)·Xe ∴ θc =(V·X )/ΔX=(V·X )/(Qw·Xr+( Q-Qw)·Xe) O2=a1·Q·Sr + b’·V·Xv 2-4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方式与曝 气池的工艺参数 曝气池分类 (1)按混合液流态分: 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循环混合式 (2)按平面形状分: 长方形廊道,方型,环状跑道 (3)按曝气方式分: 鼓风、机械表面曝气二者联合使用 (4)从曝气池与二沉池之间关系分: 分建式、合建式 1.推流式曝气池 1) 运行 水流一端进,另一端出,沿途曝气,推流前进。多为鼓风曝气、采用廊道式 2)构造 ①长宽比L/B≥5~10 ②宽深比B/H=1~2 ③超高0.5~1.0m ④纵向坡度2/1000左右 ⑤ 曝气池采用淹没潜 孔进水,出水采用 溢流堰出水 ⑥曝气池的管道布置 (空气管道、放空管道、中位管道、消泡管道) 2)代谢过程 1.型式: 廊道式(吸附池和再生池可合建) 2.流态:中间进水,推流 3.特点:①处理质量较差 ②耐冲击负荷强 ③适合处理胶体物质含量高的工业废水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Extended Aeration) 特点 ①由于负荷低,延时曝气池容大,占地面积 较大 ②对水质水量变动适应性强(抗冲击负荷能 力强) ③产泥量少 ④处理效果好 2-5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新工艺 2.6 曝气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2.6.1 曝气方式和曝气作用 1. 常用曝气方式 a.鼓风曝气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