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感官稿(he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感官稿(he2)

* (一)外耳的功能 2.外耳道: 1.耳廓: ①利于集音; ②判断声源:依据声波到达两耳的强弱和时间差判断声源。 ①传音的通路; ②增加声强:与4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正常语言交流的波长)发生共振,从而增加声强。 * ⑴结构特点: 是一个具有一定紧张度、动作灵敏、斗笠状的半透明膜,面积约50~90mm2,对声波的频率响应较好,失真度较小。 外耳道 鼓膜 镫骨 锤骨 砧骨 半规管 (一)外耳的功能 3.鼓膜: ⑵功能作用: 能如实地把声波振动传递给听小骨。 * (二)中耳: 增压效应,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鼓膜:压力感受装置,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和振动性能。 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锤骨柄为长臂,砧骨长突为短臂,形成一杠杆系统,杠杆支点正好位于听骨链重心,惰性最小,效率最高。 鼓膜:卵圆窗膜=55mm2:3.2mm2=17.2:1 长臂:短臂=1.3::1,中耳增压22.4倍。 * 1.听小骨: ⑴结构特点: 由锤骨-砧骨-镫骨依次连接成呈弯曲杠杆状的听骨链。 这一杠杆系统的长臂为锤骨柄、短臂为砧骨长突、支点恰好在整个听骨链的重心上。 长臂长度∶短臂长度 = 1.3 ∶ 1 ⑵功能作用: 外耳道 鼓膜 镫骨 锤骨 砧骨 半规管 增强振压(1.3倍),减小振幅(约1/4),防止卵圆窗膜因振幅过大造成损伤。 * 经听骨链的传递使声压增强1.3倍; ∵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与卵圆窗面积之比为: ∴鼓膜的传递将使声压增强17倍; 55mm2∶3.2mm2=17∶1 鼓膜-听骨链-卵圆窗: ⑴功能:构成传音的有效途径,具有中耳传音增压效应(17×1.3≈22倍) 。 ⑵机制: ① ② * 2.咽鼓管: (1)结构特点: 是鼓室与咽腔相通的管道,其鼻咽部的开口通常呈闭合状态,当吞咽、打呵欠或喷嚏时则开放。 (2)功能作用: ①调节鼓膜两侧气压平衡、维持鼓膜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 如: 咽鼓管粘膜上的纤毛运动可排泄中耳内的分泌物。 ② 上感、耳咽部慢性炎症时→咽鼓管粘膜水肿,管腔狭窄或闭锁→鼓室内的气体被吸收→鼓室内压力↓→鼓膜内陷→耳闷、耳鸣及重听的症状。 潜水、加压仓、飞机降落时→鼓室内压<外界→鼓膜内陷→耳鸣、听力↓、疼痛甚至鼓膜破裂。 如: * 二、听觉生理 (一)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气传导 主要途径:声波→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耳蜗。 次要途径:声波→鼓室气体振动→圆窗→耳蜗。 骨传导 声波→颅骨振动→颞骨耳蜗内淋巴振动。 * 骨导在正常时敏感性比气导要低得多,当气导明显受损时,骨导才相对增强。助听器就是根据骨导的原理设计的。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特点: ●正常时:气导的传音效应>骨导;  ●传音性耳聋时:骨导>气导; ●感音性耳聋时:气导和骨导都减弱甚至消失。 * 耳蜗是一条骨质管腔围绕一锥形骨轴旋绕21/2~23/4 周所构成。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Function of the cochlea * 1.内耳结构图 听觉感受器:螺旋器(柯蒂器) 横切面:二膜、三腔 * 基底膜振动的行波学说: 声波的振动引起卵圆窗膜的振动,进而通过耳蜗内液体引起基底膜的振动。基底膜的振动是以行波的形式进行的,从耳蜗的底部开始,向耳蜗的顶部传播,就象抖动一条丝质的飘带。声波的频率不同,其行波传播的距离不等,行波最大振幅出现的位置不同,声波频率越低,行波传播的距离越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耳蜗的顶部,声波频率越高,行波传播的距离越短,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耳蜗的底部。 耳蜗顶部受损,损伤低频听力; 耳蜗底部受损,损伤高频听力。 * 声 波 外耳道 鼓 膜 听骨链 卵圆窗 前庭阶外淋巴 基底膜 毛细胞顶端膜上的机械门控阳离子通道开放 激活毛细胞底部膜电压依赖性Ca2+通道 毛细胞去极化→感受器电位(微音器电位) 螺旋器上下振动 毛细胞的听毛弯曲 内淋巴中K+顺电-化学梯度扩散入毛细胞内 Ca2+入胞→毛细胞释放递质 毛细胞的听毛与盖膜发生交错的移行运动 听神经动作电位 3.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耳蜗的功能之一是声-电转换的换能作用。 换能过程: * (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基底膜振动→毛细胞听毛变形→耳蜗及蜗N的电变化 ①未受刺激时的耳蜗RP ②受到声波刺激时耳蜗产生的微音器电位 ③蜗N的AP 三种形式: * 1.耳蜗静息电位 0 mv +80mv -70mv 耳蜗内电位(内淋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