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9肠胃蝇1成虫背面2成虫侧面3第三期幼虫图50肠胃蝇发育史.PPTVIP

图49肠胃蝇1成虫背面2成虫侧面3第三期幼虫图50肠胃蝇发育史.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49肠胃蝇1成虫背面2成虫侧面3第三期幼虫图50肠胃蝇发育史

* 第四节 马胃蝇蛆病 马胃蝇蛆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和十二指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病原 胃蝇蛆是胃蝇科胃蝇属的几种胃蝇的幼虫,俗称瘦虫。在我国常见的胃蝇种类有肠胃蝇 (又叫马胃蝇)、红尾胃蝇、兽胃蝇和鼻胃蝇 (又叫烦扰胃蝇)。 这几种胃蝇外形很像蜜蜂,全身密生绒毛,口器已退化。雄蝇尾端钝圆,雌蝇尾部长而向腹下弯曲。 成熟幼虫呈黄色或红黄色,明显分11节,大部分体节上长有小刺,有些种类各节上长两排小刺,有些种类各节上只有一排小刺。虫体前端尖,有一对黑色小钩,后端平钝,有一对气孔。 图4-49 肠胃蝇 1.成虫背面 2.成虫侧面 3.第三期幼虫 图4-50 肠胃蝇 发育史 胃蝇的整个发育期大约1年,成蝇寿命只有几天。雄蝇交配后死亡,雌蝇产卵后死去。产卵期主要在夏天。雌蝇在日间最热的时候围绕着马群飞翔,频频飞近马体而产卵于毛上。 一个雌蝇大约可产600~700个卵,产卵的部位因胃蝇的种类不同而异,有的在四肢和腹部的被毛上产卵,有的在口唇和颊部皮肤上产卵,有的种类在下颌间隙、上颈部或咬肌等处被毛上产卵。 卵经1~2周,内部形成幼虫,卵盖在温热、湿润和摩擦作用下揭开,幼虫即行爬出。有的胃蝇幼虫不逸出外界 (如兽胃蝇)。 幼虫在马的皮肤上爬行,引起痒觉,马用牙齿啃舐皮肤的发痒部,幼虫即粘在马的牙齿、嘴唇或舌上而带进口腔。有的种类的幼虫能够钻入颊部皮肤而进入口粘膜。 进入口腔的幼虫首先钻入口粘膜和舌粘膜下,并逐步移行到胃。进入胃的幼虫以口钩固着在贲门部、幽门部、腺体部,有的固着在十二指肠,逐步发育为第三期幼虫。 第三期幼虫长达16~20毫米,多呈红色或血红色,有的呈灰黄色。幼虫在宿主体内寄生9~10个月,成熟的幼虫随粪便排到外界。有的种类在排出过程中还在直肠粘膜上停留几天,这时虫体即带上一种淡绿色。 排出的成熟幼虫钻入土壤中化为蛹,蛹经3~5周变为成蝇。 干旱炎热的天气有利于胃蝇的活动,马匹受感染也较多。湿度大对蛹不利。 诊断 早期,幼虫在口腔、舌或咽部粘膜下移行时,可能损伤粘膜,引起炎症、水肿或溃疡等现象。患马有时发生口炎、咽头炎、出现吞咽困难。咳嗽等症状,有时发生舌麻痹。 幼虫寄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常引起胃粘膜炎症和溃疡。幻虫多时,可使胃的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降低。由于幼虫分泌毒素致使患马呈现营养障碍和胃肠炎症状,常常出现周期性疝痛,精神萎顿、出汗增多,使役能力降低。 防治 应于每年蚊虫活动季节结束时,驱除寄生于马体内的胃蝇蛆。驱虫药物有: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