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理彝族民歌概论.pdf
陈建林《会理彝族民歌概论》
金理骞兹民孜概论
陈建林
摘要:会理县是凉山州唯一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她不仅有闻名世界的红色文化、古城文化、石榴文化,还有在
这些文化珍宝孕育下产生的民歌,这些民歌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折射出会理县的往日今朝,栩栩如生地向世人展现会理人
民的生活状态。本文拟独辟蹊径,以三大文化为线索深究其文化内质,探寻会理民歌的别样韵味。
关键词:会理彝族民歌红色文化古城文化石榴文化
会理县位于四川省南部,与云南省隔江相望,地处彝汉文化的交汇地带,其文化渊源已有两千一百多年。于西汉武帝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曾称“会无、会川”,后更名为“会理”,取其“川原并会,政平颂理”之意。这里地方
民族特色十分浓郁,彝族民歌极具特色,包容于红色文化、古城文化、石榴文化的民俗风情之中,各族人民在这里和谐共处、
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文明成果,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历史华章。
一、红色文化
凉山州会理县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是红军长征由滇入川的第一站。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会
理县皎平渡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同志用“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诗句记述了这一重大史
实。红军进入会理后,党中央政治局在会理城郊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这是继“遵义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
议,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会理已被确立为全
国i00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之一,“巧渡金沙江”和“会理会议”遗址成为了四川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在会理时,与会理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血肉相连,鱼水情深。大量拥军的红色歌曲应运而生,这无疑成为会理民歌
中最特殊的一部分,也为会理新民歌的创作找到了很好的发展方向
二、古城文化
凉山彝族对民歌有传统的习惯称谓,直接联系着民歌演唱的生活场合、实用功能、歌词内容、表演方式,贴切地给予了
具体而自然的歌种名称。大致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历史传说歌、儿歌、风俗歌、舞蹈歌等;其中情
歌和生活歌曲调最为多样,内容最为丰富,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用一句话来形容会理民歌的特征就是:“汇川滇
之精粹,集彝汉之悠长”。
(一)、彝族高腔
四川彝族将假声的高腔唱法称为一r”,或“丫合”。这种唱法一般都不在室内而是在山野,相当于“山野户外之歌”,
习惯上把”r”作为山歌的传统称谓。典型的”r”流行在凉山腹心地区彝族聚居的“所地”土语区。①
丫”的音乐特质其实也就是“山歌”。会理县的山歌数目繁多,
不论是歌词还是曲调,都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传统。会理山歌的曲调挺拔、坚韧,像那里的山光水色,也像当地人民坚韧、
幽默、爽朗的性格。另外,与云南、贵州山歌相比,会理山歌更具有汉族民间音乐较纯粹的本色。
谱例二 《阿笔母呷转不来了》
阿笔母呷转不来了
自由地 会埋县
·155·
2013年第十期《音乐创作》
会理民歌《阿笔母呷转不来了》是一首音域较宽、音程跳动较大的会理山歌,歌词译意:“在金沙江畔的阳鹊飞回来了,
在哇布乃托的庇并睹鲁鸟飞回来了,唯有阿笔母呷回不来。在斯匹里里牛牛岩上的鸟飞回来了,到衣尔呷妥(盐边)的转回
来了,我阿笔母呷回不来。在次意唉守(马果山)的转回来了,在谷土果岭(昭觉)的转来了,阿笔母呷回不来。怎么办?
我想站起来又无衣裳蔽体,有了衣裳就好了。我能像岩上布谷鸟飞回来就好了。我要像森林里的猛虎自由自在地生存。我要
像密林中的山鸡自由自在地活着。”
这首山歌的起句就是一个简短的引子,较易引起听众的注意。节奏性较特殊,全篇都以切分音和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
的结合为主,节奏型单一甚至不断重复。这种节奏安排意在叙事性地讲述阿笔母呷的故事,烘托情节而淡化歌曲的艺术表现
力。这也代表了会理山歌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唱词的叙述部分,其音乐节奏与日常语言节奏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99S203、99(03)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pdf VIP
- 在2025年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精品教学课件小学优秀课堂课件.pptx VIP
- 水库生态养殖可行报告.docx
- 隧道巡检机器人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docx VIP
- 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VIP
- 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设计.docx VIP
-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设计.docx VIP
- 安徽省庐巢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