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区风电场接地设计方案分析
山区风电场接地设计方案分析
?
50?林业科技情报2010Vo1.42No.4
山区风电场接地设计方案分析
刘阳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摘要]黑龙江省大多数风电场位于山地,地形复杂,不仅土壤电阻率大,还要考虑冻土层问题,因此,风电场风机及升压
站的接地成为一大难题.本文以位于牡丹江地区某风电场为案例,对风电场接地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风电场;接地;土壤电阻率;降阻.
.
AnalysisOfGroundingDesignSchemeOf
Wind—.electricFieldInMountainArea
LiuYang
(Forest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OfHeilongjiangProvince)
Abstract:MostwindfieldinHeilongjiangprovincewaslocatedinmountainareawithcomplexlandformandbigsoil
resistivity.Italsoneedstoconsiderfrozensoilproblem.Sothegroundingofwindingmachineandstep梪pstation
isadifficultproblem.Thispaperanalyzesthegroundingschemetakingawind梕lectricfieldinMudanjiangcityas
aexamplecase.
Keywords:wind梕lectricfield;grounding;soilresistivity;dragreduction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剧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消耗速度加快,人们对环保,节能,无污染认识的逐步提
高和技术发展,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干净的自然能源,
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我省具有丰富的风力资源,风电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
资源基础,但是,我省复杂地形较多,大多数风电场位于
山地,不仅土壤电阻率大,还要考虑冻土层问题,风电场
风机及升压站的接地成为一大难题,本文以位于牡丹江地
区某风电场为案例,对风场接地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
1地质概况
1.1地质概况和基础特征
1.1.1第四纪为残坡积,以碎石土为主;基石以花岗岩为主.
1.1.2地层岩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1层:腐殖土,厚度为0.1~0.4m
2层:碎石,顶面埋深0.1~0.4m,层厚0.3—1.1nl
2—1层:块石,顶面埋深0.1~0.2m,层厚3.2—
4.1In
3层:花岗岩,顶面埋深0.6—4.3In,最大揭露厚度
7.4m
1.2地基土的电阻率
主要层位的电阻率如下:
2层碎石:500—10OOFt?In,深度1.5in左右;
3层花岗岩:1000—30oon?In,深度lt;5m;
2接地电阻值计算
工频接地电阻允许值
R~lt;2OO0/I
当I~lt;4000A时,R≤0.5ll
本文暂按升压站工频接地电阻允许值均为R≤0.511设
计.
根据一般风机厂家要求,风电场风机基础接地工频接
地电阻值为R≤4Q..
3风电场升压站年雷击次数计算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
版)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1已知条件
建筑物的长度L=53.4m
建筑物的宽度W=42In
建筑物的高度H=14m
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天数Td=27.5天/年
校正系数k=2.0
3.2计算公式
年预计雷击次数:N=k×Ng×Ae=0.0689
其中:
A.建筑物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Ng=0.024Td
=1.7838
B.等效面积Ae为:建筑物高度Hlt;100m时,
Ae=[LW+2(L+w),/(H×(2OO—H))+×
H(200一H)]×10~=0.0193
3.3计算结果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该建筑应该属于三类
防雷建筑.
4防雷设计
4.1升压站防雷设计
根据计算,升压站属于三类防雷建筑.设计在升压站
2010Vo1.42No.4林业科技情报?51?
四角位置设置4支避雷针,避雷针塔架高度为30m,按照
三类防雷滚球半径计算法,即可保护全场.
4.2风电机组防雷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厂家在叶片上设置了一套防雷击系
统,机舱盖内有接地电缆和避雷针,该装置经电缆直接接
地.此外转子尖头亦作为防雷电系统,将直击雷通过叶片
传导到轮毂,再通过轮毂箱体到机架.机架,塔架等金属
壳体均与接地系统连接.
5接地设计
5.1升压站接地
5.1.I工频接地
人工接地体通常是由垂直埋设的棒形接地体和水平接
地体组合而成.由于本工程特殊地质情况(腐殖土仅为
0.1—0.4ram),本设计主要采用水平接地网(10m×10m
网格),局部点设置垂直接地体.按照规范,水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