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民经济概论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 第一讲 总 论 §1.1 国民经济及其核算 一、国民经济与宏观调控 “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两种涵义: 横向:从事经济活动的各部门 纵向:各部门参与的各种经济活动 纵横交错、有机结合: 国民经济=经济活动各部门、各环节及其 内在联系的总和 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 各部门比例协调 各环节相互平衡?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宏观经济调控: 怎样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学 调控多少(力度)~国民经济核算 二、国民经济的两种运动 实物运动:产品生产?市场流通?社会总供给 价值运动:价值形成?收入分配?社会总需求 两者既分离、又统一: §1.2 国民经济核算及其体系 一、国民经济核算 生产核算、分配核算 、使用核算、资金流量核算、 资产负责核算 、国际收支核算、…… 整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历史回顾 (一)SNA的形成和发展(欧美国家) 形成: 第一时期(1920年前):威廉·配第《政治算术》(1676) 第二时期(1920-39年):官方机构参与国民收入统计 第三时期(1939-53年):国际组织参与,制订有关规范 发展: 1953年,联合国《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及辅助表》 1968年,联合国《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 1993年,重新修订SNA,全面取代MPS (二)MPS的演变过程(苏东国家) 三、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发展概况: 80年代以前──采用MPS 1984年起,改革旧核算体系 1992年形成新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参照SNA) 1995年核算体制全面转轨 §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分类 一、分类功能与分类标志 ?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问题: 分类对象 分类单位 分类标志 二、生产领域分类 (一)两大领域的划分 1.两大生产部类划分 分类标志:产品的经济用途 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经济部门 第Ⅱ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经济部门 2.两大生产领域划分(有两种不同划分方式) ①“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 ②“货物生产”与“服务生产” 三、国民经济部门分类 常住(经济)单位: 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的机构单位。 §1.4 国民核算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原则 研究国民经济这样的复杂大系统,必须 遵循科学的系统原则,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整体性 (二)相关性 (三)层次性 二、平衡原则 生产范围直接影响核算范围,具体表现为: ?(一)对经济总量的影响 生产的产品总量=分配的收入总量 =使用的产品总量 (二)对核算结构的影响 1.影响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结构 2.影响产品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的结构 §1.5 国民核算的主要方法 一、基本统计法 二、平衡推算法 三、矩阵模型法 投入产出表和模型 资金流量表和模型 国民经济循环矩阵 §1.6 国民核算的基本表式 一、收付式平衡表 反映单一对象的数量平衡关系,是最简单、最 基本的平衡表。 1.左右排列式:左收右支,总计平衡 2.上下排列式(可以不设合计栏) 二、并列式平衡表 同时反映多种对象的数量平衡关系,是多个收 付式平衡表的并列。便于观察、对比、汇总资料。 三、矩阵式(棋盘式)平衡表 同时表现多个对象的数量平衡关系,不是简单并 列,而是纵横交错。 四、国民经济平衡帐户 ──收付式平衡表与复式记帐法的有机结合 1.依据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设置帐户 2.运用复式记帐方法记录资料 3.表内总量平衡,表外借贷对应,形成帐户体系 五、国民经济核算矩阵 ──帐户体系与棋盘式平衡表的有机结合 【本章要点】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的两种运动与核算框架 SNA与MPS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的五大核算及其相互联系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 国民经济的若干基本分类:货物与服务、三次产业、部门分类、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国民经济总体与国外 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 各种平衡表、平衡帐户、矩阵式帐户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原理 第二讲 国民经济生产总量核算 §2.1 生产、再生产核算的范围 一、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 (一)生产的概念 MPS及我国旧核算体系:五大物质生产部门 SNA及我国新核算体系:所有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在具体计量社会生产活动总量时,还须考虑两个条件: 1.“生产性”; 2.“社会性”或“市场性” (二)核算范围 国土原则 ※ 国民原则 (三)核算主体 产品法 ※ 企业法(工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